县城一中供不出几个985;城市孩子耳濡目染的知识,村小县中孩子正式读书才有机会被灌输;在”志业“与”饭碗“中间摇摆的教师;无奈放手或放养孩子的家长;疲于奔波“杂事”的校长…
1.我是如何关注到基础教育、县域教育这个话题的?
十年前,我到富士康调研,访谈了120多位工人,他们大多来自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也就是说,他们基本都是县中的孩子。当他们走出校门以后,进到富士康,说起在学校的生活,他们的普遍回答是「不被期待」和「不受待见」的。从他们的工作现状可以看到内心的需求,以及对过往教育经历的一种不满,或许他们并没有明确地表达这个不满,甚至连表达不满的意识都没有,因为他必须把眼前的生活需求满足…今天我们的媒体不断讨论「鸡娃」「内卷」,中产阶层关于育儿的焦虑被无限放大,相比之下,这些县中的孩子对于教育的需求有时候却经常性地被忽略。我们过去的调研结果显示:
中国2000多个县容纳了全国50%以上的学生,可以说这部分学生的受教育状况关乎我们未来社会的面貌和发展。理解中国,乡村是最好的入口;理解教育,县域是最好的入口。
# 县中应该采用精英教育,还是普惠式教育的模式?
# 解决县域教育难题,应加大对口扶贫还是强化自我造血功能?
# 县中的孩子是只争朝夕、拼命学习模式的牺牲品吗?
# 县中能走出优质生源与师资流失的困局重新振兴吗?
2.「被剩下」的孩子,没有考上精英大学,就连自嘲“小镇做题家”的资格都没有。
现代教育系统一层一层的过滤和筛选,家庭困难的学生有更大的概率滞留在县中。他们的特征由此以群体化方式凸显,贫困、病痛、辍学、就业难等语汇就这样形成了固定的联结,在县中孩子的生活里交替出现。最终,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选择的结果,县中的孩子就像是一群“剩下的孩子”,在普遍以城市精英教育为标准的系统中,被挤向学校的边缘、社会的边缘、期待的边缘。
优质生源流失、师资队伍老化…作者林小英发现,考上县中的孩子更像一群“被剩下的孩子”:在“贫富差别”和“城乡差别”两个维度上,他们都处在劣势。即使是村里最聪明的孩子,也可能因为报专业的信息差,与名校失之交臂,靠不上大学,谈何“小镇做题家”?
《县中的孩子:中国县域教育生态》历时三年,辗转东部、中部和西部县域展开调研,从宏观到微观,回答了关于「县中为何衰败」的问题,同时,也试图探索:在各种评价标准之外,基础教育应该给予些什么,留下些什么。本书描述了中国东、中、西部不同县域内乏力或奋进的学校、种瓜或得豆的课堂、踏实或游移的教师、在幻想或现实中长大的学生、对孩子教育过度操心或无能为力的家长、在正事和杂事中疲于奔命的校长、紧密交织的政校关系、国家教化权力和市场选择驱动之间的城乡关系……作者用纪录片式的分镜头细致呈现了县域教育的生态,深度剖析了中国“以县为主”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所面临困境的根源及其后果,详解县域教育何以在今天这个时代成为一个问题式的存在。
作者简介:林小英,博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长聘副教授,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研究领域为教育政策和质性研究方法,当下专注于研究新中国高等教育场域的形成、教育改革的合法性塑造和质性研究中的图像方法。代表作有《县中的孩子: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名家推荐】
马伯庸《长安十二时辰》《大医》《长安的荔枝》《太白金星有点烦》《食南之徒》作者:
我儿子如今已经五年级,这五年来,我从一个家长的角度沉浸式体验了中国的教育体系,理解也从“隔岸观火”迭代到了“休戚与共”,对这一类的题材变得特别敏感。所以当我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名字的一瞬间,毫不迟疑,立刻买回去,一口气看完。
作者在前言里自述,她写此书的初衷,说在深圳的工厂做调研时,注意到一件事。那些工人被问及来工厂之前,学校里过得怎么样。他们的回答惊人地一致,我们在学校里没有什么期待。这个回答,刺激到了作者,这些孩子难道在中学教育里就被放弃掉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结果,如果有改善的可能,机会在哪里。
从书名就能看出来,这是针对中国县级教育体系所做的一次田野调查。这本书对于县级教育的观察,可谓是分条缕析、细致入微。在开读之前,我在脑海里做了一个观察模拟。凭着经验去揣摩学生们的心态、家长们的难处,以及乡村老师的困境。但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才发现,自己的想象还是太肤浅了,这个体系的运作绝没这么简单,种种问题,也不是简单的道德或经济原因。
举凡县政府、教育局、资本、校长、老师、家长、学生,这本书皆有涉猎,全方位地刺穿每一个阶层,描述其日常业务、采撷其个体案例、分析其心态,并把种种现象用一条线串起来,动起来,变成一个生态观察箱。
里面有专门的一章,讲述校长们的日常。县级学校的校长们,正事是教书育人,但他们大部分时间干的却是杂事,里面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案例:校长们在熟人社会充当社会网络枢纽、应付主管部门的考核、层出不穷的管理麻烦,一些贫困地区,还要展现出跑财政的能力等等。我在中学时代一直很好奇,校长平时只有升旗仪式和开会时能见到,他平时在干什么?看完这本书,这个谜底终于得以揭开。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 ):《县中的孩子》将对教育选拔制度的透视及时地回落到人的身上,使我们看到统一高考制度和潜藏之下城乡分治、乡村分级的学校制度,正在联合形成一种精巧的制度,客观上造成了社会差距的代际传递。林小英博士强调了教育评价机制改革,探求县域教育改革的解决之道,使得县域学校从整体教育改革中的“他者”转移到应有的主体地位,从而回答了“县中的孩子”同样也是“我们的孩子”的终极问题。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林小英致力于探索“县域教育”,这是关乎中国半数以上孩子的成长却未被足够重视的问题。她以细致缜密的考察与敏锐深入的思考,揭示了县中的教育生态及其复杂脉络。这是一部严谨、冷静又饱含深情的人类学研究杰作。
贺雪峰(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阅读林小英老师关于县域教育的论说,感到震撼,也十分感动。她以普通读者也能读懂的文字,描绘了县域教育的复杂生态,分析了县域教育的诸多议题,为理解县域教育提供了新颖独特的认识视角。
刘云杉(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县域聚集着中国一多半的未来国民,学校塑造着未来中国的性情与品格。林小英在对当下县域教育具体的解析中,关切深远:“县中的孩子”积蓄着越来越多的能量和愿望,这些愿望与能量该在哪里找到释放和实现的途径?——如果他们成功,将是伟大的建设;如果他们失败,将是巨大的破坏。“助少壮求位育,促民族达成年。”潘光旦先生1932年写下的这句话,今天既迫切,又别有意涵。
我们都眼见过县城中学的辉煌和衰落,也听过家乡的人们如何评价县中的教育、校长、老师,但像本书这样在更广的空间范围和更长的时间长度里去对比总结、观察思考其中的规律和原因,尤其是大胆地对如火如荼地教改提出很多灵魂之问,是真的少见,体现了作者对教育真的关切,真的仁心,真的情怀!
教育不该是适者生存的模式,经济越落后的地方,教育越应该给人以希望。 感谢木马夫人,给我们带来这种有深度的,触动人心的好作品。当我们还在为孩子上哪个兴趣班而苦恼时,还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面对的却是教育资源的匮乏和环境的动荡,关心他们的问题,也就是关心社会的未来,也是关心我们自己。
学者真的用心写,播者用心的播,非常推荐
好听!最喜欢这种自然的演播!
留一个疑问在这,等我听完,或许会有答案吧。 我在想不改变我们的文化底色,又有多大的空间能支持我们的变革呢?
看了李小英在一席的演讲,然后来听这本书,现实太残酷。
新专辑上架,喜欢!!都来听,很有意义!! 光听到专辑里的文字就已让我的心中有一丝丝绞痛,我脑海里突然将写下"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的富士康诗人与县中的学生联想到了一起,一种莫名的负罪感笼罩上来。我们无力无为地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走向灰寂,而我们的"无力无为"会不会是那枚铁上的锈迹,让他们咽下了更多的苦难。
我觉得主播讲的很赞,很推荐
一天就听完了,集数太少了,快点更新呀!
主播:强涛_lw
共读中国教育的底色守望中国孩子的未来
县中孩子的现状
【最新版大攀解读《天道》上架啦!】读透天道,真正学会高认知的成功密码,欢迎收听大攀独家深度解读《天道》专辑,有会员和单独购买两个版本,内容一样,可根据个人情况自...
观蕉棠竹蘅,叹花娇月媚,看儒道佛俗,品大观红楼。和马瑞芳共赴一段红楼梦,你且来听。马瑞芳老师全新课程——马瑞芳品读《水浒传》现已上线,从《水浒》原著出发,深刻...
如果不是这本书,我们或许只会抱怨县城中学一年不如一年,衰落了,但听了这本书才知道,这不是哪一个地方哪一所学校,而是一个时代很多地方的共同话题、共同命运,那么,这里所反映的现实问题就很明显且突出了。作者很敢写,很多疑问直指核心,向下深究、向上发问的态度让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