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经济史概论(郑学檬)|公开课

汉唐经济史概论(郑学檬)|公开课

阿尔伯特的金融心理学
11240

课程探讨了汉唐经济史专题,强调研究历史应随具体情况而定,不在照搬。
郑教授分析了环境、资源和生存方式对汉唐时期的影响,并阐述了气候和水质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郑教授提倡“法无定法”,强调在经济史研究中要注意科学方法,但不应忽视人文因素。
课程分析了中国古代的气候、土壤、植被和植物资源等环境问题,发现青藏高原对中国的土壤结构和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郑教授还探讨了不同地区土壤的特点和植被资源,以及农业、半农半牧区和牧区的分布情况。这些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着中国南北饮食习惯和农业发展。
课程讨论了长江流域、江南诸山、五岭、岭南等地区的森林资源,包括名贵树种、经济作物和动物资源。
郑教授强调了环境观念与人类进步相联系,并提到了唐代官员的环保观念。
郑教授还探讨了农业技术进步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包括育种技术、中耕技术、施肥和淤灌技术以及移栽技术等。
农业和水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十大趋势,其中包括了定居农业成为主要经济活动、铁器时代取代青铜时代等。
郑教授分析了唐宋时期气候环境的变迁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并强调了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课程探讨了水稻产量提高和农产品加工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指出水稻产量提高对于满足人口增长需求具有战略意义,而农产品加工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技术发展道路对塑造一国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各种技术因素对中国古代经济模式的影响,如造纸技术、瓷器制造、棉纺织业等。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技术传播对经济区扩展的影响,农业、畜牧业、运输业等领域的发展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技术发展道路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互相促进,共同塑造了中国古代的经济模式。
中国古代的技术系统与农业及其副业的生产技术进步有关,这是中国传统的技术特色。
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发展较晚,但一旦受到重视,便迅速发展。
中国文化产业,如书法和笔、墨、砚、纸等文房产业也古已有之,且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课程探讨了中国绘画的历史发展,从唐宋时期的青瓷和黑瓷到明唐寅的《六如画谱·导读》,分析了绘画题材的广泛性和山水画在中国画中的主流地位。
郑教授通过研究李思训和王维的绘画风格,探讨了唐代宫人和士大夫对绘画的喜好。
课程讨论了古代中国法制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和制度,包括国重臣李班鼓吹“均田”思想的历史背景、六朝时期的经济史以及李安世上疏反对豪右占夺土地等。
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发展和变化反映了土地产权特征的变化,从井田制到商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再到唐末开始实行的均田制。
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天子)所有,但贵族实际共有其实。
汉唐土地产权观念类似于希腊,具有严格法律基础,但主要目的是控制产权,而非强化交换经济中的契约关系。
这些事件和制度反映了古代中国法制史上土地制度的发展和变化,以及土地产权特征的变化。
课程通过分析曹魏法治和贞观礼治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探讨了政治危机的解决方式和国家的稳定因素。
曹魏时期,郭嘉提倡法治,认为“汉末政失于宽”需要“纠之以猛”,而唐太宗则实行礼治,强调“力行贤人政治,崇隆礼教”。
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河北地区的兵力部署引发了一系列政治危机。
安禄山身兼三节度,与河北地区的部落关系密切,而唐王朝的内附部落安置政策也埋下了边患滋生的土壤。
最终,安史之乱成为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政治危机。
唐代两税征税制度加重农民负担,政府采取措施缓解危机,但财政状况并未改善。汉武帝时期货币供应充足,促进商品流通,但铸钱业因成本提高、币值、币质不等而衰落。东汉时期冶铜铸钱业有所发展,但东晋时期因战乱走向衰败。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冶铜铸钱业受到铜料供应不足和私铸问题影响,质量参差不齐,导致货币处于慢性危机之中。唐代货币体系在不断发展中,铸币量、铸币材质、货币名称等方面均有变化,贵金属金、银逐渐成为货币,信用证券和纸币的出现缓解了货币短缺问题。总体而言,唐代货币体系为适应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
课程探讨了汉唐货币危机出现和缓解过程,以及21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
冶铜业兴衰、铸钱技术、数量和政府的货币政策都是危机出现和化解的重要因素。
自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以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意识形态的多样化、科学化,史学研究的范围和内涵也在不断扩大。
在21世纪,中国史学将更加注重历史过程和事件背后的“深意”,发挥历史研究的多元功能,为现代化进程提供智慧支持。
课程还探讨了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重要方面,包括重视历史的哲学基础和科学逻辑关系、加强哲学研究和运用科学逻辑关系、提倡对历史和文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以及史学著作的体裁和风格越来越多样化。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