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

小王子

耳朵听读
9283
导读
法国朋友克洛德 .巴彦给我带来了法文版《小王子》,他不免奇怪地问我,《小王子》在中国己经了多种版本,为什么还要翻译。巴彦先生是英语教师,学习汉语一年,后靠自学而成为翻译家,在法国翻译出版了老舍的《二马》《老张的哲学》等多部小说。我常笑称他是翻译界的“奇迹”,也熟知他明知故问的习惯 ,往往就用“ 这是中国特色 ”的话来应付他 。不过,他提到对《小王子》的两种看法 ,倒引起我的注意。他说在法国,《小王子》家喻户晓 ,人人都读过 。但是对这个童话故事,却有两种大相径庭的评价 。一些人认为,《小王子》虽已成为世界级的儿童文学名著 ,但同其他童话故事没什么两样 ,都是浅显易懂的儿童读物 ;另一些人认为,《小王子》意蕴深远 ,发人深省,非寻常儿童读物可比。
两种观点 ,哪一种更接近实际 ,这对翻译至关重要 :要用牛刀还是杀鸡刀 ?带着这疑虑通读全篇 ,心中便释然了 。开篇的两个喻象:蟒蛇吞象平面图和蟒蛇吞象 透视图,可以说就是这种疑虑的答案 。明显是一幅正在消化腹中一头象的蟒蛇图,那些大人看了硬说是一顶普通的帽子 。后,来狐狸告诉小王子那个秘密 :“人只能用心去观察。本质的东西 ,眼睛是看不到的 。”就是这两幅图最好的说明文字,也是解释《小王子》深意的钥匙 。
早年一个场景让我终身难忘, 甚至对我的翻译 ,尤其是儿童文学的翻译 ,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一个人初次见到同事的孩子,似乎为了讨好,说话就嗲声嗲气 ,装出一副天真的样子 。那孩子反倒不适应 ,脱口说了一句:“叔叔说话怎么这样逗啊 ?”孩子天真 ,真实得可爱 ;而大人装天真,则虚假得可笑了 。这种场景,在生活中并不罕见 ,甚至出现在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和翻译中 。故作天真 ,模仿幼稚的语气 ,这是翻译童话故事的常备心态 ,结果时常露怯,让孩子们见笑 。
有鉴于此 ,我在翻译中生怕笑效颦,绝不敢故弄姿态。与其过分紧张,不如放松身心,忘掉自己 ,尽量去做当事人 。这次做了一回小王子,感觉特别爽 ,在翻译过程中受了一次再教育。这事从何说起呢?
《小王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作品 ,作者就明确表示:《小王子》是“写给大人们看的童话故事 。”这就奇了 ,童话故事从本意上讲,就是写给孩子看的 ,是为了教育孩子 ;《小王子》却相反 ,是写给大人的启蒙读物 ,是为了教育大人的 。当然儿童读物同样受益 ,不仅受益,还能从大人的荒唐行为中找到自信心 。看看书中是怎么说的:“那些大人真够呛 ,他们自己从来也理解不了 ,总让小孩子没完没了的向他们解释 ……”这话多给孩子们提气啊 !
这句话不啻一闷棍,在故事一开篇。就当头打到大人的脑门儿上 。故事的作者六岁时画的蟒蛇 ,成为他测量大人头脑的一块试金石 ,测试结果没有一个人合格 。因此,他找不到一个人可以谈谈蟒蛇 、原始森林、或者星星 。后来他成为飞行员,生活一直很孤独, 直到遇见小王子 。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