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爱,女,生于1949年,天津市人,中共党员天津市十二届政协特聘委员,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师承当代鼓曲泰斗骆玉笙女士。
刘春爱11岁考入天津市曲艺团少年训练队,由桑红林开蒙,后被骆玉笙看中,从此跟随骆学习。由于她嗓音宽厚,天资聪颖,颇受乃师喜爱。在骆先生的精心培育下,很快就学会了骆派代表曲目《红梅阁》、《汜水关》。而后骆老将大部分自己京韵大鼓曲目手把手地传授给了她。1962年举办的第一届津门曲荟上,刘春爱演唱了由沈鹏年改编《祭晴雯》受到好评,当时《新晚报》上刊登评论文章中称赞其演唱“嗓音甜润、韵味十足,颇具乃师风范,是一个好苗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至八十年代初,她与骆玉笙合作的双人京韵大鼓大受欢迎。曲目有《缅怀周总理》、《韩英见娘》等。
刘春爱先后两次赴台湾进行文化交流演出,一曲《剑阁闻铃》艺惊四座,使宝岛同胞亲耳聆听到骆派京韵,倍加赞赏。2000年她又获得了中国文联、中国曲协颁发的“中国曲艺牡丹奖”。
退休后的她潜心教学,在老年大学开设了京韵大鼓学习班,传播曲艺艺术,颇受社会好评。2010年2月9日,她在中国大戏院举办了庆祝个人舞台生活50年暨收徒仪式的盛大演出,收张曦文、李月群等8位专业演员和票界人士为弟子,并演出上演唱了骆派的代表作《剑阁闻铃》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2010年3月1日,天津大剧院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专场,她作为京韵大鼓的代表,演唱了一段经典作品《红梅阁》2010年6月14日,在另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专场上表演了《击鼓骂曹》。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
京韵大鼓又叫“京音大鼓”,广泛流行于河北省和华北、东北的部分地区,是我国北方说唱音乐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曲种,同时在全国的说唱音乐曲种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京韵...
京韵大鼓,清末民初形成并流行于北京、天津地区。由当时的鼓书艺人刘宝全等把原用河北语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语音演唱,广泛吸收京剧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间曲调创制新腔...
京韵大鼓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
京韵大鼓是中国曲艺曲种之一,起源于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形成于京津地区。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