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会战-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纪实(六)

徐州会战-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纪实(六)

云中骑士
224711

徐州,又称彭城,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是“华夏九州”之一,历史悠久、享誉盛名。徐州地区也是鲁、豫、苏、皖四省的交界点,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南国重镇、北门锁钥”之称。

1937年底南京沦陷,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而在匆忙的迁都过程中,国民政府在武汉临时过渡,武汉也就成为了继南京与重庆的另一政治中心。扬言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日寇自然而然的就计划挥舞着法西斯屠刀杀向武汉,从而重挫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此时此刻,从战略上看徐州就成了武汉的屏障,从地理上讲,徐州北上可直戳济南,南下可直逼南京。1937年底,占领南京和济南后的日寇决定打通津浦线拿下处在中间的徐州,日寇试图沿陇海线从东往西进犯徐州,后经平汉线南下攻取武汉。到了1938年初,气焰更为嚣张的日寇打得国军不断向内陆回撤,但徐州的战略地位对中日双方都不言自明,所以中日双方出兵达百万人在黄淮平原上展开了这场大会战。

徐州会战是自“卢沟桥事变”以来,继淞沪会战和太原会战后中日间第三次大规模会战,虽然国军最后放弃徐州选择突围,但是为之后的持久抗战保存了有生力量。历时四个月的时间,无数国军将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安危英勇就义、壮烈殉国,这最大的激发和鼓舞了全国人民同仇敌忾的抗战意志。徐州会战这种以蒋介石“空间换取时间”的思路为之后的武汉会战和长江沿线的持久抗战赢得了宝贵的备战时间,并彻底击碎了日本所叫嚣的“三个月亡华”狂妄厥词。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