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越来越稀薄了。它们就像我身下的已被磨得脱了毛的狍皮褥子,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而逝了,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瘢痕。坐在这样的褥子上,我就像守着一片碱场的猎手[1],可我等来的不是那些竖着美丽犄角的鹿,而是裹挟着沙尘的狂风。”
以这样的文字作为开头,黑龙江籍女作家迟子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一书中讲述了鄂温克族跨越近百年的故事:有关乎爱情与亲情的描绘,有直面死亡的讨论,有壮丽旖旎的自然风光,有萨满宗教的传奇色彩,有恢弘磅礴的时代背景,也有现代文明对于原始文明的冲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悟。但最重要的是,借由这些讲述,一个边境民族的兴衰变迁缓缓展开。
故事的讲述方式与章节设置别出心裁。以第一人称“我”:一位鄂温克族老人的口吻进行讲述,以一天的时间变化作为线索,由“上部:清晨”、“中部:正午”、“下部:黄昏”和“尾声:半个月亮”四部分组成。这种巧妙的叙事方式,使得整部书的内容恰似一位老婆婆坐在毯子上,断断续续讲述了一天自己将近一个世纪的生活故事。而她的故事,其实也就是整个鄂温克部落的生活缩影。以小见大,是迟子建作品中常见的写作手法。小人物口中流淌出的大历史,天然具有一种沧桑感与朴素之美。老人见证了额尔古纳河右岸九十载春秋,叙述的语言中,尽是历经千劫万难之后仍深藏于心的温柔从容。平静自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这种力量,恰如额尔古纳河水一般,静静流淌,但却可以使人心中的石坝摇摇欲坠。
这本书的可思考之处其实很多。笔者主要想谈谈以下四个方面:爱情、死亡、宗教与时代。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