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上山下乡密档丨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事 |新中国历史故事

知青上山下乡密档丨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事 |新中国历史故事

雲上人
8.44万330

知青上山下乡是中国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运动(1956年到1978年),也是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事。

“上山下乡”一词最早见于195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的文件中,这是第一次提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个概念,这也成了知青上山下乡开始的标志。而真正意义上的上山下乡始于1955年,为了缓解城市就业压力,这年的8月9日,北京青年杨华、李秉衡等人向共青团北京市委提出到边疆区垦荒,11月份获得北京市团委的批准与鼓励,随后引起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垦荒的热潮。

真正有组织、大规模地把大批城镇青年送到农村去,则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毛主席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1968年12月,毛主席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从此大规模展开,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

文化大革命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

进入70年代以后,开始允许知识青年以招工、考试、病退、顶职、独生子女、身边无人、工农兵学员等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名义逐步返回城市。1978年底,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决定在今后若干年内,还要继续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79年后,绝大部分知青陆续返回了城市,也有部分人在农村结婚“落户”,永远地留在了农村。据统计由于各种原因滞留农村边疆的知青约有数十万人。

同时,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也产生了很多非常棒的文学作品,姜戎的长篇小说《狼图腾》,就是以自己在内蒙古插队时的见闻写成的,还有史铁生的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王小波的中篇小说《黄金时代》,都是以此背景创作出来的。

在50和60年代前期的回乡、下乡知识青年中间,涌现出了一批先进人物,如:山东的徐建春、河北的吕玉兰、北京的黄天祥、黎雁、储战书、张立群、舒学煾、陈启彬、杨华、庞淑英、李连成、李秉衡、张生,天津的赵耘、杜俊起,吉林的吕根泽、吕向阳、栗心河,天津的邢燕子、侯隽、王培珍、戴秀稳,江西的宋喜明,江苏的董加耕、徐锡祖,广州的陈嘉鲢,安徽的张韧,陕西的韩志刚,眼科名医高新民、自学成才的医学博士孙立哲、拒绝诱惑的广州知青林超强、决心当农民的西安知青戈卫、郑州知青薛喜梅、北京知青蔡立坚、天津知青周作龙、天津知青孙双喜和朱金毅、抚顺的吴献忠、上海的朱克家、天津保护羊群牺牲的张勇、重庆知的土工程师王光照等等。

1963年,北京市有248名应届中学毕业生到北大荒去,其中高级干部、高级知识分子的子女就有31人。其中,包括朱德委员长的孙女朱玉珍,白龙飞将军的儿子白强;到河南黄泛区农场的有 万里的儿子万伯翱,还有郭沫若的儿子郭士英;到井岗山插队的有 张以诚将军的儿子张修锋,独臂将军 左齐将军的儿子张乐华,赖春风将军的儿子赖文润,甘祖昌将军的儿子甘锦荣,国家副主席董必武的儿子董良翮,毛主席的儿子毛岸青、毛岸英,大女儿李敏,小女儿李讷。

在知识分子中,也纷纷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积极送子女下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其中,最早下乡的有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陈锡祺的儿子陈嘉鲲。在北京知识分子的子女中,最早下乡的知青典型,是北大著名教授侯仁之的儿子侯方兴。

在下乡知青中,涌现了一大批无私奉献的典型。北京知识青年方瑜、曲折、张平妮、张革、汪桂兰,上海的杨永青、陈雪琴,鹤岗的高崇辉,赤脚医生毛颖、孙筱荣,一心为公的徐时轮,乐于助人的袁月堂,周总理的侄女周秉建、侄子周秉和等等!

那下面就由主播雲上人带您一起揭开那个年代,知青上山下乡的所有故事!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