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伟大钢琴家《埃米尔·吉列尔斯(2)》

20世纪伟大钢琴家《埃米尔·吉列尔斯(2)》

love_small_cat
11816

这张专辑收录了埃米尔·吉列尔斯的演奏录音,包括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李斯特、柴科夫斯基、巴赫等的钢琴作品。

这套专辑的选曲涵盖的年代约有四十年左右,正好展现吉列尔斯如何从一位技巧精湛的钢琴家蜕变为风格条理分明、以稳健谨慎的态度代替火花四射来吸引听众的过程。在 《费加洛》二段主题幻想曲里,吉列尔斯直率的表现原剧作《疯狂的一日》的精神,以及莫扎特、李斯特与布索尼为主角所塑造的形象。吉列尔斯在这首乐曲的表现正好与1974年录制的普罗科菲耶夫《第八钢琴奏鸣曲》及《瞬间的幻影》选曲形成对比。当然,所谓普罗科菲耶式的“攻击性”在这儿已经不再是指轰炸听众的耳朵,而这种轰炸式的演奏方法是现今许多出身国际钢琴大赛优胜者的年轻钢琴家最爱采用的诠释手法。吉列尔斯从平静的角度来诠释普罗科菲耶夫,他把普罗科菲耶夫诠释成一位擅长于创作优美旋律音乐的作曲家,而他所根据的正是俄罗斯美学观点。尽管以冥想般的内敛活力来表现普罗科菲耶夫音乐中爆发力会让音乐显得较为阴暗,吉列尔斯塑造的节奏感却始终如一。在“明”与“暗”,“冷”与“热”,“动摇”与“稳定”的交替中,晚期的吉列尔斯以更明确的分界吸引听众,展现出整部作品结构与内涵上的逻辑。

要寻找吉列尔斯钢琴演奏风格的明显变化,首先要提到的就是逐渐内敛,甚至孤立的倾向。吉列尔斯在五、六十岁弹奏李斯特,如:《第九匈牙利狂想曲》时仍然具有攻击性。在这首乐曲华丽的尾声里,吉列尔斯的技巧骇人的程度有如齐弗拉的第二版录音室录音,舞蹈性的节奏与尾声的跳跃和弦显示出这时候吉列尔斯还是偏爱强壮灵活式的诠释方法。转折点是在七十岁,这时吉列尔斯对莫扎特的独奏曲与协奏曲兴趣日增。我不想把整件事过度单纯化,但我还是要用“升华”这个字来形容吉列尔斯的变化。吉列尔斯似乎尽量避开每一个尽情流泄钢琴爆发力、弹奏出如火球般音符的念头,这样的效果已成了次要。不过,这不代表吉列尔斯在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奏鸣曲》或柴科夫斯基《第二钢琴协奏曲》的速度上有所让步,只是快速乐章的基础更加稳固,所有跳跃乐段的活力都在吉列尔斯的掌握之内。本世纪几乎没有钢琴家像吉列尔斯般,能够以如此明的观点弹奏出乐曲的结构。在柴科夫斯基《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装饰奏里,吉列尔斯的和弦结构是多么自然。

吉列尔斯的柴科夫斯基《第二钢琴协奏曲》采用西洛季改编版,音乐内涵比四年前弹奏普罗科菲耶夫《三个橘子之爱》里《进行曲》场景时敲击键盘的手法更高深。或许在1968年到1972年间(也就是这个录音的录制时间),吉列尔斯对音乐的“感官性”与“精神性”有了全然不同的看法。不过有人会发现,这个过程中间的变化性其实很大,因此这样武断的说法非常危险。本套专辑最后一首乐曲是由西洛季改编自巴赫作品的《b小调前奏曲》。这是吉列尔斯在1961年的音乐会现场实况录音,他的演出彷佛不属于这个尘世。古诺《圣母颂》也是以这首前奏曲为创作蓝本,在本系列第97辑《怀森伯格》专辑中,有兴趣的人可以听听怀森伯格如何以更快的速度弹奏这首曲子。怀森伯格特别强调旋律线的明亮与抒情性,他的诠释就像一位注重“经”与“纬”的建筑师;吉列尔斯则把巴赫的和弦与西洛季对旋律的看法弹的有如摇篮曲般温柔梦幻。或许冷战时期的俄罗斯钢琴家被迫不能有宗教信仰,但是吉列尔斯的诠释却依然可用“虔诚”来形容。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