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My Daddy-大波浪

To My Daddy-大波浪

独立小众乐
1300
《To My Daddy》 :精神分析中把每个人和父亲的关系看做是“个人与世界的关系”,认为父亲的关系奠定了与与世界互动的关系”。大波浪将内心的反叛情绪抽离出来,试着与自己面对的当下世界,与自己面对的过往,和自己内在的刚烈情绪对话,创作出这首《To My Daddy》。依旧是大波浪标志性的情绪输出式作品,不同的是作为大波浪首个双版本上线的歌曲,《To My Daddy》不管是在音色、器乐编排,混音和演唱表达上多处精彩迸发。《To My Daddy》在李剑标志性唱法上融合70年代的摇滚编排,能听到精彩又充满颗粒感的吉他Riff,更加粗线条但律动感的Bass Line,以及精心打磨的70年代鼓声,简单但真实的摇滚三件套释放着粗粝的70年代摇滚美学,复古中把情绪递进式释放,尤其是吉他部分的间奏表现与大波浪的作品气质产生了1+1大于2的化学反应,大波浪从虚拟电气美学进化到真实摇滚的听感。为什么要做70年代的摇滚听感?复古从来不是目的,表达内核才是。在李剑看来,70年代是人类历史上星光熠熠的年代,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大卫·鲍伊(David Bowie)、埃利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约翰·列侬(John Lennon)等等都是在70年代展现出摇滚动人的魅力,把作品和人格魅力结合影响全世界人。70年代的摇滚乐是最真实又最简单的,具有一种找回最初的自己,回到人的内在去推翻教条和框架的生命力,李剑觉得虽然时代在变,但是人们内在强烈的找到自我的内驱力和生命力始终没有变。虽然都市化和工业化让当下的年轻人感到压力与疲倦,但是内心深处的自我表达欲并没有消失,李剑认为今天的年轻人依旧要回到自己,找到那个真实自我的力量,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和表达,因此选择70年代的摇滚风格结合大波浪的风格去表达,同样也完成了大波浪美学与摇滚乐的边界探索。《To My Daddy(After Drinking Too Much)》 :这首歌选择了双版本上线,对于一个商业性成熟的艺人来说,这不是一个常规的选择,如果要流量最大化势必会主推一首歌。李剑坚持选择双版本发行,就是要把歌曲里的情绪更多选择权交给给听者,让听众找到自己情绪“对味”的那一个。录音室原版能听到摇滚味道十足的颗粒感和冷静的表达,颗粒感的吉他Riff以及冷冽有力的吉他和贝斯,能听到真实器乐空间环绕感,在音色颗粒的立体感里,配合一气呵成式的唱腔,情绪在空间里更加流淌,仿佛清醒的与外在对话,在循环loop里,把听者带入了70年摇滚乐青涩但冲劲儿十足的氛围中,在一声声逻辑有力的表达中把内在真实又热烈的反叛与外界对话,在这样真实直面的对话里,完成自我的价值观证明。【After Drinking Too Much】版则是在一次与好友醒山主唱曹程玮“喝大”之后的突发奇想创作,第二天两人便完成了录制,在酒精加持下感官放大的状态里,融合金属唱腔的高能表达。在酒精催化下的神经末梢生物电释放传达到听众的耳朵里,让听者感官情绪放大,仿佛是一次直接有力的1V1共振实验。大波浪要做的从来不是一件博取流量的商品,而是透过作品让听到的人内在有自己的理解和情绪传递,这种来自内在的触动是大波浪更看重的。此次在混音制作上也想法颇多,录音室版《To My Daddy》 在混音上考虑到了空间感聆听,甚至你用手机播放时候,把手机横向聆听都能感受到音轨之间的空间立体感与人声饱满度,这些隐藏的细节就是为了最大化的让《To My Daddy》 的情绪感染力释放到最大。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