辻井伸行《拉威尔作品》

辻井伸行《拉威尔作品》

love_small_cat
3701

这张专辑是辻井伸行与佐渡裕指挥的维也纳乐艺管弦乐团、维也纳新声合唱团合作,演奏拉威尔的钢琴作品。这是他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音乐会现场录音。辻井伸行在演奏倾注无比热情,带给观众无穷的惊喜。

《G大调钢琴协奏曲》作于1931年,是拉威尔晚期作品中的珠玉。擅长凝造管弦乐华丽色彩的拉威尔,将管弦乐的色彩想像转移至钢琴的作品中,因而钢琴于此不仅是主奏乐器的独白,也有缤纷亮丽的光泽、以及闪烁动人的乐想。然而,包括作曲家本身也不讳言,乐曲中也确实如同美丽的鸡尾酒,夹杂了诸多前辈的音乐典型。

《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作于1899年。这首很短的古风作品并不向任何历史上任何一位确切的公主致敬,但传达出对西班牙式传统和敏感的感念,这也是与拉威尔同时期作品中大量涌现的相同情感。这首钢琴小品虽然精致简洁,却蕴藏了拉威尔最迷人的音乐语言魅力和他标志性的高贵而感性音乐情感特征。

《波莱罗》舞曲,作于1928年。拉威尔在此曲中采用了非常独特的手法:全曲在一个固定的节奏背景上,由两个主题及其不断的交替反复组成。节奏充满活力,贯穿全曲始终。全曲始终在C大调上,只是最后的两小节才开始转调;前半部分配有和声,除了独奏就是齐奏,后半部分附有淡淡的和弦。而且自始至终只有渐强的变化。

《达夫尼与克罗埃》第二组曲,作于1909-1911年。


第一部分,日出:这是一幅描绘早晨景色的画面。音乐表现了迷朦的朝雾、岩石上滴下的露水珠和淙淙流水声;同时,长笛与三把小提琴模拟出小鸟的鸣叫声;远方的牧羊人赶着羊群,吹着牧笛走过来。太阳升高了,大地沐浴着金色的光辉;昏睡中的达芙妮终于苏醒过来。接着,音乐描写了达芙妮和克罗埃重逢时的喜悦心情。

第二部分,哑剧:以长笛独奏为主,乐曲开始奏出具有异国情调的伤感旋律,表示克罗埃跳起典雅舞蹈。接下去,音乐描写达芙妮与克罗埃拥抱在一起,回忆起他们曲折的经历等等;最后,一群姑娘拿着铃鼓上场,男青年们也闯了进来。结尾的情绪极为热烈、沸腾。

第三部分,群舞:先出现的是舞蹈性的主题,随后是群舞,音乐对欢笑喧闹的场面进行了描绘和渲染,之后,小提琴奏出爱的主题。这个主题不断发展,在各种乐器上变化对比,将乐曲欢乐的情绪推向最高潮。

德彪西《月光》是《贝加摩组曲》的第三曲,很有表情的行板,9/8拍子。这是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中最为大众化的一首,美丽的旋律暗示了对月光的印象,甚弱和弦的反复更加深了这一印象。接着速度轻快的琶音描写了月光闪烁的皎洁色彩,仿佛置身于晴朗而幽静的深夜氛围之中。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