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万岁

青春万岁

溶洞回声
2644
“我们的青春像烈火般的鲜红,燃烧在充满荆棘的原野。我们的青春像海燕般的英勇,飞翔在暴风雨的天空。”在见证、参与新中国成立之后,1953年的冬天,王蒙写下了《青春万岁》。
青春,充满了理想、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力量、充满了献身精神。至此余音袅袅,影响着一代代人的青春岁月。

��王蒙出生于1934,是河北南皮人。曾任原文化部部长,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等。著有小说《青春万岁》后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活动变人形》前两年改编成多幕话剧搬上舞台,另有《这边风景》《笑的风》《蝴蝶》《夜的眼》等百余部,以及散文、诗歌、传记、文艺评论等,共计2000万字。长篇小说《这边风景》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2019年9月被授予“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
​[玫瑰]据王蒙研究所所长温奉桥教授在“共和国文学之子”专题研讨中谈到:作为新中国第一代作家,王蒙集中地体现了共和国文学的精神气象,是共和国文学的一面旗帜。无论是长、中、短篇小说,还是散文、诗歌、传记等各个领域,都有创造性贡献。共和国文学光谱上,已深深地刻上了王蒙的印迹。
​�自1953年创作《青春万岁》始,王蒙的文学创作始终与共和国的历史同频共振、互通互证,且每每开风气之先,成为共和国文化和精神的密码。2019年9月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王蒙被授予“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以彰其“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王蒙是一位历史感极强的作家,去年拜访老人家谈及《青春万岁》这部小说时,用老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恰好活到了历史的关键点儿上!”《青春万岁》同样也是由特殊时代的特殊“历史结构”所决定的,乃至艺术上的不无简单和幼稚,都与共和国之初的时代情感、时代精神构成了完美的同构,可以说是开创了一种新的“共和国美学”范式。

​《青春万岁》堪称共和国的青春“抒情诗”。坦率地说,《青春万岁》不是一种思想的形式,而是一代人的心灵和情感形式。《青春万岁》比同时代的任何其他作品,在精神气质、美学风貌上都更代表了那个青春和激情的时代,那种单纯和明净、自信和光明,都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情感结构。《青春万岁》最本质性地记录了共和国之初的时代面影和心灵形态。
​��
​温奉桥教授还谈到:
《青春万岁》创作已近70年,出版也逾40年,但迄今,没有任何一部文学史把《青春万岁》与共和国文学的“起点”相联系,但在这个问题上,我更欣赏评论家郜元宝的卓见:“倘若要为新中国文学(当代文学)在创作上确立一个开端,《青春万岁》是最合适的,至少它无可争议地属于这个开端。”显然,这里所说的“开端”,并不是时间意义上的。从文学气质和精神谱系而言,《青春万岁》堪称共和国文学的开篇之作。

是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感表达方式。
1953年深秋,19岁的王蒙敏感地意识到“胜利的高潮,红旗与秧歌、腰鼓的高潮不可能成为日常与永远”,遂产生了把共和国之初这一特殊历史时期青年人的“心史”通过文学记录下来的冲动。当年轻的王蒙怀着“隐秘的激情”,写下“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的时候,王蒙先生大概不会想到,这些金光闪闪的句子,预示着一个新的文学时代,共和国文学的来临。《青春万岁》描写了共和国第一代青年——北京女七中一群女学生的校园生活。一颗颗年轻的心灵,面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期待,所不同的是这部小说的情感特质,无论是夏令营、篝火晚会、新年舞会、“五一”大游行,乃至小小的心灵的涟漪、误会和冲突,都无不闪耀着“金光灿烂的时代”的特殊光彩。事实上,《青春万岁》那种单纯的情感、明快的风格、抒情的笔致,乃至流淌在小说中的特有自信,都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不同,这是一种全新的情感,全新的人物,全新的风格,是一种全新的文学精神和气质。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