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列尔斯《贝多芬、斯克里亚宾、拉威尔》

吉列尔斯《贝多芬、斯克里亚宾、拉威尔》

love_small_cat
6406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吉列尔斯,演奏贝多芬、斯克里亚宾、拉威尔的钢琴独奏作品,这是1980年11月20日在英国切尔滕纳姆镇音乐厅的音乐会现场录音。吉列尔斯的演奏柔和明亮、表情细致,富有个性与热情。他那卓越的演奏技巧令观众心动不已,给人留下了镇定和内向的印象,音乐处理相当富有魅力。

《D大调第七钢琴奏鸣曲》作品10第三首,作于1798年夏。 一般认为这部钢琴奏鸣曲在作品10中,是最为杰出的作品。结构上又回到了初期的4个乐章,内容上更加深刻。相比作品10的前两部,此曲更为成熟、更有增进,技巧表现更合乎贝多芬的个性,深刻地表现了贝多芬内在的精神活动。作品结构采用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气势宏伟,第二乐章则表达了深刻的、带有悲痛的热情,而紧凑的末乐章则潜化着朝气勃勃的幽默感。关于这首乐曲,贝多芬曾对他的弟子说过这样一段话:“将正陷于悲哀里的人的心理状态,用各种光线和阴影的微妙变化来加以描绘出来。”这使得整首乐曲的性质奇异而神秘。

贝多芬《降E大调变奏曲“英雄”》作品35,作于1802年。此曲结构较为特殊,是由引子、主题、十五个变奏及一个赋格所组成。降E大调,2/4拍,活泼的小快板的十六小节主题来自芭蕾舞剧《普罗米修斯》终曲(贝多芬后来又将这个主题应用到《第三交响曲“英雄”》终乐章里)。全曲技巧艰难,具有交响乐的宏伟格局。

斯克里亚宾《升f小调练习曲》作品8第二首,作于1894年。4/4拍,有力地随想曲风格。斯克里亚宾《升c小调练习曲》作品2第一首,作于1887年,3/4拍,行板,单二部曲式。这是斯克里亚宾少年时的独白,旋律非常哀惋动人。

斯克里亚宾《五首前奏曲》作品74,作于1914年春,他去世前一年。这是他最后的一组前奏曲,反映出他已经把年轻时期最深爱的和声完全抛弃,彻底地陷入自己构造的神秘世界中。

拉威尔《水之嬉戏》创作于1901年,是献给他的恩师福雷的,这首作品是受李斯特《泉水边》和《艾斯特别墅的喷泉》的影响而创作的,1902年由维涅什在巴黎首演,并引起了轰动。作品具有令人目眩的高超钢琴技巧,正如钢琴家佩勒穆泰所说:“这一作品的出现,把钢琴这一乐器的表演技术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水之嬉戏》是单乐章奏鸣曲式,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这首作品的结构借鉴了古典奏鸣曲的曲式结构,但从调性和规模等因素看与传统古典奏鸣曲的结构差别很大。

拉威尔的这首作品既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又具备了印象主义音乐的主要特征,其音乐结构是古典结构和革新结构的完美结合。他秉承着继承与创新的态度,对传统作曲技法进行再发展,创造性的运用了古典奏鸣曲式。《水之嬉戏》是拉威尔早期创作的具有标志性的重要作品,是其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首部作品,在钢琴艺术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拉威尔《丑角的晨歌》作于1904年,此曲是钢琴组曲《镜》第四首,也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由复三部曲式构成。音乐是从西班牙绘画中获取的灵感,以西班牙的节奏支配着,是一首西班牙风格的乐曲。一开始的节奏仿佛是丑角蹒跚的步态,同时从中引出一支旋律来刻画丑角形象。中间部分用朗诵调表现丑角内心的悲叹。最后仍以丑角的形象结束。

普朗克《田园恋歌》作品45,作于1917年。此曲安静且带有神秘色彩,旋律上区别于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普朗克运用自己的现代作曲技法,加入了许多装饰音,用和声琶音作为基调,勾画出像绘画作品中不同颜色的线条,使这首作品呈现典型的新古典主义的特色。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