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段童年都有忧伤,李叔同的《送别》,让一个孩子的忧伤与众不同。
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他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把自己印刻在中国近代史上,手法一如他篆刻的印章,或圆润,或苍劲,刀刀让人惊叹。
1918年,在学生们伤感、不解的眼光里,他在距杭州虎跑寺半里路的地方换上了僧衣,头也不回地向佛陀的世界走去。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的后半生,在夕阳的余韵里上演。夕阳是最美的,并且安然。他送别了自己的红尘人生,把原本如烟火般闪灭的生命在声声佛号中拉长。
看他的故事,很少有什么修行是为了让自己往生成佛,他多半时间都是在弘法,教化众生。也许,他期许的并不是西方莲池里薰风的清凉,而是只想用佛的智慧熄灭人间业火,求得心灵的舒畅。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
这个世界没有天大的事,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放不下的自己。你要明白,世界不会为谁而停留,一切也终将成为过去,放不下,舍不得,只不过是徒增烦恼而已。人最强大的时候...
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生于天津,祖籍山...
916年(丙辰民国五年)37岁。因日本杂志介绍“断食”以修养身心之方法,遂生入山断食之念。冬,入杭州虎跑定慧寺,试验断食17日,有《断食日志》详记。入山前,作词...
.
曾有着对红尘深厚的爱,却忽然荡舟而去,进入一个四大皆空的洁净世界,一个孤独却能孤独致灵魂丰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