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剑十三侠

七剑十三侠

古典小说网
63714

《七剑十三侠》一名《七子十三生》,初刊于清代末年,有石印本和铅印本两种。

明正德年间扬州人徐鸣皋巧遇“七子”之一的海鸥子,拜海鸥子为师习学剑艺,得海鸥子真传;后行侠仗聚义,与徐庆、一枝梅、罗季芳等十二人义结金兰,屡惩恶徒而被以宁王为首的官府通缉;终得“七子十三生”的帮助,追随朝廷大员杨一清、王守仁,征剿叛王朱寘鐇、朱宸濠,终于平定叛乱,建立功业。



《七剑十三侠》写明武宗正德(1506-1521)年间,赛孟尝徐鹤(字鸣皋)等十二英雄(徐庆、罗季芳、一枝梅、狄洪道、王能、李武、杨小舫、包行恭、周湘帆、徐寿、伍天熊)聚义,各仗侠肝义胆、超群武艺,劫富济贫,除暴安良,后在七子(七位以“子”命名的剑仙,即玄贞子、一尘子、飞云子、霓裳子、默存子、山中子、海鸥子)及十三生(十三位以“生”命名的剑仙,即凌云生、御风生、云阳生、傀儡生、独孤生、卧云生、罗浮生、一瓢生、梦觉生、漱石生、鹪寄生、河海生、自全生)的帮助下,随右都御史杨一清平定甘肃安化王朱寘鐇叛乱、随佥都御史王守仁平定江西宁王朱宸濠叛乱,结果七子十三生与十二英雄各受封赏。书中所述安化王朱寘鐇及宁王朱宸壕作乱始末,系“据原史而增撰之”(月湖渔隐“三集”序),与史实大致相符。

《七剑十三侠》问世后,续作与仿作纷出,以至于在清末民初形成了一个武侠小说的新流派。这种既贯穿惩恶扬善的传统侠义精神,又闪烁着剑光侠影、亦真亦幻的剑侠小说,不但以其“令人色舞眉飞、拍案叫绝”(江文蒲“初集”序)的奇妙笔墨影响了同代人的创作,而且对于五十年代兴起的以金庸、梁羽生为代表的所谓“新武侠小说”的创作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