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行《负暄琐话》

张中行《负暄琐话》

告诉你一点糖的甜
9.78万557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璇,学名张璿,字仲衡,河北省香河县(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自云亦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必以真面目对人。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三人又与邓广铭合称“未名四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其前妻为著名作家杨沫(1914-1995)(杨沫的代表作是《青春之歌》)。张中行先生所著“负暄”三种(《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是其从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陆续面世的三本散文集。所记多为旧人旧事。记人,则既有如雷贯耳的大家,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奇人异士;记事,则既映出历史的嬗变与物事的变迁,又不乏爱砚与爱螳螂的抒怀短章。 《负暄琐话》是一本随笔性质的书。作者取晒太阳时谈闲话之义,于八十年代前期著文,写三十年代前期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旧人旧事,得章太炎、黄晦闻等六十余篇,于1986年出版。用意是记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和可念之情。作者说“是当作诗和史写的”,因而笔下总是轻松中含有严肃,幽默中含有泪水。出版以后,国内外报刊如《读书》《博览群书》《光明日报》《文汇读书周报》《今晚报》《青年报》(香港)《大公报》《东方文化》等,曾发表多篇评介文章,认为作者有卓识和深情,以行云流水、冲淡自然之笔写今世之《世说新语》,描画“逝者如斯”而寓悲天悯人之怀,惜古怜今之趣,书格之奇,文笔之高,为近年所罕见。
目录 序 (吕冀平)
一 小引
二 章太炎
三 黄晦闻
四 马幼渔
五 马一浮
六 邓之诚
七 林宰平
八 熊十力
九 马叙伦
一〇 胡博士
一一 苦雨斋
一二 刘半农
一三 刘叔雅
一四 朱自清
一五 温源宁
一六 杨丙辰
一七 顾羡季
一八 周叔迦
一九 魏建功
二〇 废名
二一 孙以悌
二二 叶恭绰
二三 张伯驹
二四 红楼点滴一
二五 红楼点滴二
二六 红楼点滴三
二七 红楼点滴四
二八 红楼点滴五
二九 沙滩的住
三〇 沙滩的吃
三一 归懋仪
三二 张纶英
三三. 三(苹)香
三四. 玉并女史
三五. 庆珍
三六. 王门汲碎
三七. 刘舅爷
三八. 张效彬
三九. 邓念观
四零. 魏善忱
四一. 金禹民
四二. 刘佛谛
四三. 银闸人物
四四. 东谢西谢
四五. 家乡三李
四六. 崇效寺
四七. 广化寺
四八. 香冢
四九. 鬼市
五零. 宫闱手迹
五一. 名迹捉影
五二. 圆明园劫灰
五三. 神异拾零
五四. 中国旅行剧团
五五. 韩世昌
五六. 余派遗音
五七. 东安市场
五八. 由旧书想起的
五九. 砚田肥瘠
六零. 信而好古之类
六一. 早期的烤肉
六二. 大酒缸
六三. 东来顺
六四. 尾声
骥尾篇(周汝昌)
用户评论
  • 惑愚斋读书

    张中行先生对汉语的运用可谓是炉火纯青,《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不仅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真正感悟到汉语之美。此专辑值得追👍👍👍期待更新

  • 听友86935681

    求更新。很好的历史点滴。让巨婴们知道一些这国残酷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