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博物馆|听展览|色如天相 器传千秋

走进博物馆|听展览|色如天相 器传千秋

五月吴越
1.32万97

《走进博物馆》近期将会调整栏目设置 调整之后的栏目更趋合理化 收听更简明
栏目将会分设三个板块:《听展览》、《听历史》、《听故事》

《走进博物馆》之《听展览》:将会邀请全国各博物馆的志愿者们带来他们的细心讲解。湖北省博物馆 武汉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 长江文明馆 四川博物院 喀什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 昭君博物院......持续更新中

《走进博物馆》之《听历史》:会为大家播讲好的历史书籍。目前正在播读是《帝国的凛冬-银子、辫子和面子》,讲透晚清一百年历史细节。


《走进博物馆》之《听故事》:会为大家带来好听的小说故事。目前正在播出的是扶华的玄幻爱情小说《奇怪的先生们》。



《走进博物馆》之《听展览》

本期为你带来武汉博物馆一个私人收藏展览,陈菲女士的《袖里乾坤——清代挽绣文化展》。


在中国传统刺绣中,有一种十分独特的绣品:长约二尺,宽约四寸,相向成对;题材从小桥流水、楼阁亭台、梅兰竹菊、到琴棋书画、才子佳人、渔樵耕读,图案精美、做工精致,这种在传统女性服饰袖子末端可拆卸的部分,即为挽袖。挽袖兼具装饰性和功能性,使用时以线缝缀在衣服之内,穿时翻卷在外,既美观又可调节衣袖长度,明清时期女性更是在挽袖的纹样上诠释着个人的理解,使其成为女性独有的丰富细腻的情感寄托,反映出女性艺术的精妙内涵和深邃意味。

清代乾隆年间,李斗在《扬州画舫录》有过这样的记载:“女衫以二尺八为长,袖广尺二,外护袖以锦绣镶之,冬则用貂狐之类。” 有清一代,汉族的挽袖服饰深深地影响了满族宫廷旗女的便服式样,内廷命妇为了彰显皇室风范,在制作上精益求精,并融入了满饰文化。至民国初期,受西方服饰文化的影响,加之绣制挽袖过于耗费财力物力,挽袖服饰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清代的挽袖文化是满汉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它虽然从属服装缘饰,却因其丰富的题材,独特的艺术造型和精湛的刺绣织造工艺,形成了有完整理论和操作体系的独立物件。

如今这些挽袖或被合二为一拼接在一起,或成对装裱,或散落后仅存单只残片。它们已经不再具有实用的功能性,成为了一项可独立欣赏的艺术品和收藏门类。

挽袖,是古代深闺女性的智慧结晶,如冬日梅花自苦寒来,沁入心扉;挽袖,承载了吉祥愿景,反映市井生活,抒发着风雅情怀。


用户评论
  • 木子雨散天青

    主播声音炒鸡好听,说得也好试听版是不是前面的免费后面的要付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