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方得始终”--记上海临港规划设计和建设者 叶金龙
初识叶金龙,是在一场关于上海临港历史的分享会上,本该略显无趣的话题,全凭他的睿智和诗情,引得在场的90后掌声不断。
“很多人都不了解临港,一些人认为这里只是一个码头,也有一些人认为这里就是一片荒滩。不是的,临港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希望大家来这里走走,看看。”这是叶金龙介绍临港时常说的一句话。
2020年8月20日,上海临港新片区成立一周年的日子,偌大的新片区一时风头无两,热闹非凡。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增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9年8月20日,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在滴水湖畔正式揭牌。很难相信,十几年前,这里甚至都找不到一条像样的马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在当地人眼中,混杂着泥沙的浑浊海水和泥泞的滩涂,并不代表浪漫,人们渴望搬迁至附近的城镇,获得更便捷舒适的生活。
作为本地人,叶金龙对于临港的感情很深。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幸运者,在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即进入南汇县教师进修学院执教三年,后又因他在当时凤毛麟角的高校经济专业学历被招入政府计划经济部门工作。1998年开始,以南汇县计划委员会总经济师的身份代表南汇政府参与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规划工作。先后参与了《上海走向国际航运中心》、《洋山自由港研究》等报告。“上海要按照国际战略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离不开所有人的坚持和努力。我们像精卫填海,像愚公移山一样建设临港。”
谈及临港的建设,也是谈及他的重要人生,叶金龙记得每个和自己青春有关、和临港有关的人:“洋山岛我们上去过很多次,由于基础设施的薄弱,开发建设的难度不小,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苦,工人们把一艘万吨轮船改造成工人的宿舍和食堂,提供最基础的生活必备。在那个冬天,工人穿着胶鞋裤,站在齐腰的海水里,看着都觉得冷。”叶金龙回忆起2003年初春时节,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市委市政府为全面开发临港,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我作为南汇派出的干部,成为筹备工作组的成员之一,与刘家平等同志一起筹划临港总体规划,城市框架,产业定位,体制机制等事项。执笔起草临港新城管理办法,动拆迁政策等。第一个入住南芦公路美庐宛管委会办公楼”。他记得晚上值班时周边一片蛙鸣,清晨起来时雄鸡报晓,很快被轰轰烈烈的汽车声,打桩声所淹没了。眼看着浩浩荡荡的集装箱车在S2公路上奔驰,列车轰鸣着驶入集装箱中心站,“洋山港内千帆过,滴水湖边万木春。成就了临港伟大事业,也成就着人生价值。”“现在你去看看,洋山港、滴水湖很美;新片区,很美,出乎我们当时预料的美。”
1992年,上海提出建设自己的深水港;1995年,深水港前期论证工作有序展开;1996年,国家决定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到2001年1月,国家正式立项批准洋山港建设项目;2002年3月,洋山港,正式开工。2005年12月,洋山港一期工程东海大桥和芦潮港陆域物流基地建成运营,短短三年多,就实现了“港开、桥通、城用”的目标。截止到2018年,洋山深水港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智能集装箱码头。
放眼世界,临港新片区雄踞两江,纵横两港,联通五大洲的特殊区位和国家赋予改革开放桥头堡和枢纽的战略地位无人能撼动。如今的临港新片区曾经有过很多名称,芦潮新城、海港新城、临港新片区…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次新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新,意味着突破,制度的创新,思想的更新,意味着走向一片空白;前方,是光芒万丈亦或是万丈深渊,先行者们艰难探寻,走的不容易。
“东海大桥造好了,要不要收费呢,按照过往的情况,是要收费的,但是收费了就没有竞争力了。上海市有关部门就决定,所有货车通过东海大桥,不收费!S2高速公路,也不收费!”叶金龙强调,临港新片区,每次都勇敢地积极面对每一项摆在眼前的问题,每一次都努力寻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一切都是为了临港更好的明天。
自从2017年退休以后,他并没有闲赋在家。2019年新片区建立以后,他被聘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自贸区财经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牵头有关部门和专家向国务院、商务部等提供专题报告和调研资料。同时,他也一直奔波在四处为“新临港人”讲述临港的路上。“我以前是拿着放映机到处讲临港的未来,现在拿着电脑和大家讲临港的过去。现在好多人,都来临港安家定居,人气越来越旺,当地的百姓,都看不懂了,人也太多了。”
新片区成立一年来,已累计引进350多个项目,投资总额达到2100多亿。特斯拉项目所创造的“临港速度”更是成为了临港又一张名片。想当初引进德国大众汽车,中欧经贸论坛等时的艰难。基础设施建设,高端项目导入,社会事业配套等等,都非易事。“临港十七年,是栉风沐雨,艰苦创业,不断积累的过程。”
每一次的爆发,都有着长期不为人所知的积淀。“我深切感受到,没有临港十七年努力建设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成为上海具有国际影响力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建设成为上海改革开放制度创新重要策源地,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先进意识形态融会贯通的精神家园,临港就不会成为承担自由贸易新片区的国家使命。”
叶金龙喜欢在滴水湖边走走,在海塘大堤看看大海。“智者乐水。”他总是说。颇负学者气质的他总是能看到海岸线外的太平洋,风吹过来,是一片更广阔的世界。“临港建设的历程,充分实践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们更加坚定了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这份自信,也是这座未来之城的气。”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