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波读书3|《无欲的悲歌》

秋波读书3|《无欲的悲歌》

兰草秋波
87814

自从了解了人,我就爱上了动物。

1

1972年,彼得·汉德克的母亲自杀了。

身为作家的儿子觉得“她把所有秘密都带入了坟墓”,他认为那是母亲的一种解脱,甚至为此而骄傲。

漠然和无聊伴随左右。

几周后,面对同样漠然、无聊的人群和自然,汉德克开始意外地感到无助、愤怒,他突然有了写写母亲的欲望。

于是有了自传体式小说《无欲的悲歌》,它富有开创性的叙述方法成了那个时代德语文学界“新主体性”小说的巅峰之作。

《无欲的悲歌》可能是汉德克前期作品中最易读、最敏感又最纠结的一部小说,毕竟母亲的情感世界太容易被察觉,又太容易被遗忘。

不过母亲自杀这件事,也可能是汉德克心中始终挥散不去的阴影,他极力在文中保持一种冷静甚至漠然的态度,但细心的读者都能从字里行间读出一种巨大的悲痛、恐惧甚至愤怒。

也许直到今天,汉德克都试图在精神世界中试图为母亲寻找一个真实的人生,虽然可能只是徒劳。

《无欲的悲歌》出版后几年,他又写作了《左撇子女人》,并拍成了电影,那是一个完全虚构的女性故事,在那个理想化的世界中,女人通过选择孤独最终幸存了下来,不过那也只是虚构而已。

这个世界的女人其实依然重复着与母亲相似的悲剧。

然而又岂止是女人?《无欲的悲歌》其实是为所有现代人而鸣,不论性别。

如果你有耐心读完接下来的文字,你或许会有同感。

..........


...........

2

很多人说这部小说反映了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压抑,迫使女性异化成了“他者”。

然而不止于此,女性的悲剧问题的确是最明显的,但这种悲剧同样发生在男性身上。

按照西美尔等社会学家的说法,现代社会让我们获得了财富和安全感,但也将我们紧紧束缚在牢笼中。

我们从一出生就被界定了成长路线,几乎人人按照社会希望的样子活着,职业、爱情、家庭、社交,到底是按照自己的天性来展开,还是按照共有规则在运行呢?

我们是否也正从渴望爱,欲望鲜活的少年,变成一个无欲无求的、压抑的中年,是不是也会成为麻木、分裂的老年?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是否还能找到真实的自己?

当我们在微博、微信上表达自我,收获许多赞时,是否也会有一种深深的无聊和空虚?

到了晚上,是否体会到真实的孤独?

试问,哪一个人可以避免小说中传达出来的困境?

这大概是现代人类共有的困境。

唯一不同的是,我们或许不必像母亲那样困顿,我们或许有更多选择的机会,也有更多遗忘烦恼的机会——比如通过娱乐来获得虚幻的精神满足,再或者,你可以抛弃独立和骄傲,彻底变成牢笼中的宠儿。

那又与动物何异?

总之,如何才能彻底摆脱异化与孤独呢?

大概无解。

从某种意义上说,母亲是位英雄,她点醒了现实的迷梦,她虽被生活摧残了精神世界,但她用自杀完成了最后一击,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值得尊敬的胜利?

难怪汉德克会忘我而骄傲地写下这句话:“结束了,结束了,结束了,很好,很好,很好。”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