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花鼓戏形成于清道光年间,迄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为湖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花鼓戏曾于1954年定名为天沔花鼓戏,1981年改称荆州花鼓戏。
荆州花鼓戏主要流行于湖北仙桃、天门、潜江、监利、洪湖、荆门、京山、江陵等江汉平原地区。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荆州花鼓戏原称沔阳花鼓戏,1954年命名为天沔花鼓戏,1981年改称“荆州花鼓戏”,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发源于湖北沔阳州一带[1],是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备...
荆州花鼓戏是湖北省三大剧种之一,俗称“花鼓子”,曾称沔阳花鼓戏、天沔花鼓戏,亦称“中路花鼓戏”,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是明末以后在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唱...
荆州花鼓戏形成于清道光年间,迄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为湖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花鼓戏曾于1954年定名为天沔花鼓戏,1981年改称荆州花鼓戏...
戏曲天地-荆州花鼓戏
花鼓戏,中国地方戏曲剧种,是全国地方戏曲中同名最多的剧种,通常特指湖南花鼓戏。湖北、安徽、江西、河南、陕西等省亦有同名的地方剧种。在众多名为“花鼓戏”的地...
无字幕是喜马拉雅最大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