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非洲丨每个女人都需要一片非洲草原

走出非洲丨每个女人都需要一片非洲草原

译文有声
92.67万1.34万

生物学家从基因遗传角度已经证明,人类的祖先是从非洲走出来的。


二十世纪有一位丹麦女作家,在人生中也经历了一次走出非洲。


1913年,她从日照时间短暂的北欧,来到阳光灼热的赤道,在肯尼亚经营一个咖啡种植园,直到1931年离开。十七年的非洲生活,令她对非洲风土人情无比熟悉又充满眷恋,回国后写了一本被海明威称之为“我读过的最优秀的关于非洲的书”


她就是丹麦女作家伊萨克·迪内森,这部作品就是《走出非洲》。


伊萨克·迪内森本名卡伦·布里克森。


在丹麦,她是和安徒生齐名的文学国宝;在欧洲,她则被视为一名文坛女汉子。就连她的笔名也毫无女性元素,其中迪内森是她的娘家姓氏,伊萨克则来自希伯来语,意思是“放声大笑之人”。


《走出非洲》属于迪内森的个人回忆录,是她第一部用英语写作的作品。迪内森母语是丹麦语,为了使作品便于出版,才开始用英语写作。一开始她的英文并不好,但她知道扬长避短,尽可能在语言上简单克制,后来越写越好,成就了一种朴素硬朗的文风


在迪内森之前,以简·奥斯汀为代表的女作家,笔下多为“生活中惊天动地的琐事”,从女性视角玲珑剔透地梳理现实主义题材,阐释人生哲理。


《走出非洲》里流淌出的却是在夜晚草原仰望银河,在月光下聆听狮吼,长颈鹿背上的非洲新月,咖啡采摘工汗涔涔的脸庞。这给早期的欧洲文坛带来强烈的异域气息和耳目一新之感,刷新了广大读者的阅读体验。


在迪内森的原著中,命运是个不需要回避的话题。在《走出非洲》中,无论是对于黑人还是白人的命运,迪内森的笔触始终是冷静而超然的。对她来说,命运不属于想象的领域,而是经验的范围。


通过她那古朴的文笔,这位丹麦文坛的母狮告诉世界,对人类命运和存在意义的思考,不一定非要像托尔斯泰那样,通过《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宏大框架展开,在女性特有的关怀和博爱映照下,平凡而平静的叙述也能够实现对生命的终极追问

用户评论
  • 幺幺1幺幺

    非洲的日出,日落,动物,土著民的聚集,随着主播娓娓道来而徐徐展开。仿佛看见那害羞的玲羊露露似芭蕾舞者般高挺脖颈,伴随玲铛声,从容走来。谢谢主播的优雅播音。感谢能在平台获取优秀作品!

  • tiger_89o

    文笔优美,朗读亲切!大赞,心灵静谧!作者真的善良!勇敢!自立!又重温了改编的电影,奥斯卡多项奖项得主!

  • 1335533deyd

    我有幸到过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郊外的卡伦故居,听着播音,回想那幢恩贡山下的欧式平层别墅,又亲切、又感伤

  • 泽萃Emma

    孙畅老师朗读的太棒了,我听过不少女性主播的声音,但是听久了会累、也许是音频的原因,但孙老师的就不会,舒服,就是舒服,仿佛真的是走在非洲大地上。真是一种享受!

  • 洗凡See_Fun

    之前读过上海文艺的版本 超级难受 难以卒读 这次听到上海译文刘国枝的版本 舒服很多 赞译者 赞播者 希望还能听到更多西方经典作品

  • 周五周六

    译文版本和主播超赞!聆听是一种享受!享受

  • 深蓝up5

    播讲很棒,感觉很惊喜

  • 1787376cvyj

    此作品由丹麦女作家凯伦•布里克森发表于1937年,用细腻的笔触描写非洲咖啡园近十年间的亲身经历,字里行间都显示出对非洲及人民的挚爱和不舍。1985年拍成电影并活得几項奥斯卡金像奖。/朗读者语流语态语速都契合作品气质,超赞!🌹

  • 春雨2

    一部经典作品,被老师演绎得生动精美,引人入胜。每一个形象,每一个情节,娓娓道来,极富感染力。跟随悦耳动听的声音,同老师一起走进非洲……喜欢这部著名作品,喜欢老师的精湛演绎

  • 明月如心001

    一下听了两遍,那细腻优美的文笔,那娓娓道来的声音,就好像是作者本人在我耳边亲自为我讲述曾发生在非洲的一切,置身其中,好像我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一个仆人,一种动物,一棵大树,或者是清晨带着露珠的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