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西游记 有趣的西游记剧本

少年读西游记 有趣的西游记剧本

邵睿滢
696454

是新旅,也是心旅
——我为什么写《少年读西游记
张嘉骅


      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名列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这部小说是部经典,但全文一百回,共七十几万字,且不乏生词僻语,对儿童来说,想要阅读原著,不是那么容易。
       考虑到儿童的接受程度,改写《西游记》是有必要的。事实上,坊间多的是这种出版品。
        既然已经有人做过,我为什么还要再做一遍,写这部《少年读西游记》呢?
       那是因为改写的角度不同,趣味自然也不同。这其中涉及的不只是表现故事的方法,还涉及改写者对原著的内容和精神掌握到什么程度。改写这件事不能只是“简化”,还应该是“再创作”;而所谓的“再创作”,肯定不是向壁虚造,却是把原著好好嚼过之后再反刍。
       我写《少年读西游记》,把握了“删、增、调、解”四个原则:

一、删除:去掉原文冗赘、反复之处,或较不适合儿童阅读的,尤其是充满暴力的画面。
二、增加:添入一些与情节相关的场景,让故事的意涵更加清楚。例如在佛祖以五行山镇住孙悟空之后,加了一段佛祖和土地神的对话,用来点明悟空所遭遇的“心猿意马”问题。
三、调整:改变叙事法,用一种更简洁的方式来说故事。最大的变动是将原著的“全知观点”改为“有限观点”,这省掉了原著中的很多重复。
四、解释:透过情节的设计,对一些内容提出适当的解说。例如解释“悟空”“悟能” “八戒”和“悟净”的取名用意。
       遵循这些原则而写成的《少年读西游记》,读起来比其他同类改写本拥有更多的新鲜感,就连我自己读了十几遍,都不觉得腻烦。
      名画家唐唐先生为它画了很多精彩的插画。出版此书的出版社用心编辑,除了在每回末尾加入有趣的《乐读西游,趣学国学》和《西游情报站》,还为此书制作了十分好玩的桌游,以增加阅读的深度与广度。在我的印象里,其他同类的改写本还不曾这么做过。
       凡此种种,都让此书描述的《西游记》轰轰烈烈地呈现出一种“新旅程”的状态。
       说是“新旅”,《少年读西游记》其实也是在呈现一段这是原著的主旨,也是它最有价值的部分。
       在《西游记》里,几乎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不止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成、 沙悟净和龙马,就连那些妖魔鬼怪也是如此。(西游记》写这些人物,反映出人性的各种面向,包括了忠义与奸佞、勇敢与怯弱、进取与懒惰等各种对立。
      唐僧师徒的西行,与其说是前去取经, 不如说是探索心性,一路上,他们遭遇的各种劫难,都有其象征意义。而在降妖伏魔的过程中,所遇困难每每暴露的就是“心念”问题。
       诚如三藏所说的:“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也如同观世音菩萨对悟空所说的:“是菩萨、是妖精,总在一念之间。”一个人要活出什么样的生命,最终依赖的便是自己对心的认识。
       但愿小读者读过《少年读西游记》,都能领略这部经典的这层深刻意涵,从而让这份体会变成自己在人生旅途上的动力。

       没错,所有的生命之旅,要“新”也要“心”!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