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开APP
4.75万播放

谁说佛没“哲”

  • 作者林晓辉是最接“地”气的佛教哲学研究专家!
  • 佛教哲学对“是”的追问而滑向了对是者的追问
  • 本专辑节目使佛教哲学成为一门思辨的学问
节目
简介
评价(1)

  • 1.古印度的哲学学院

     1.29万 8 17:13试听

    3年前
  • 2.佛陀开始讲哲学

     7270 2 21:29试听

    3年前
  • 3.佛的哲学如何超越

     4882 1 21:56试听

    3年前
  • 4.佛陀的结构主义哲学

     4210 1 22:13

    3年前
  • 5.佛教哲学的现象学

     1774 1 25:09

    3年前
  • 6.该被抛弃的二值思维

     1347 0 20:13

    3年前
  • 7.佛教哲学的语言游戏

     1037 0 19:18

    3年前
  • 8.幸福是目的,善是本源

     1276 0 19:45

    3年前
  • 9.佛教哲学建立体系和世界观

     846 1 23:00

    3年前
  • 10.拐个弯看佛教哲学

     689 0 20:02

    3年前

主讲人

原作者:林晓辉

主讲人:吕小亿

简介

该专辑节目使佛教哲学成为一门思辨的学问。

而“如筏喻者”的提出又成为佛教哲学终结性引喻使人们认识到语言文字的游戏作用。佛陀与须菩提还通过苏格拉底助产术式的对话来寻求真理,“于意云何”呈现出佛陀诘难式辩证法的特征,“所以者何”则是佛陀以自问自答对各种事物及其关系本身进行界定。《金刚经》正是在这一辩证过程中,表现出佛教的智慧不是用“一个人说了算”的方式,而是一种理性思维的典范。《金刚经》还是佛教哲学概念王国里的纯粹思辨哲学,佛陀通过三段论及柏拉图式概念二分法来规范概念,使佛教哲学概念体系充满了辩证发展历程。因此,《金刚经》就是佛教的哲学辞典。经中还通过般若波罗密划定了哲学与语言的界限,而解决了佛教哲学中的根本问题。而《心经》中通过对心灵所具有的各种认识能力或机能的否定,意味着佛教哲学认识到人们不可能依据经验的材料来建立一门关于心灵的学问,使《心经》成为一种认识论的方法研究,是一种本体论式的方法论。佛教哲学正是通过上述的活动而建立了一个概念、判断和推理组成的形而上学。但由于人们遗忘了佛教哲学的“是”,导致佛教哲学由对“是”的追问而滑向了对是者的追问。

专辑大纲

购买须知

1、专辑售价39元,预计更新40集,一次性更新完成。

2、如在充值/购买环节遇到问题,您可通过页面右上方按钮,将页面分享至微信内使用微信支付完成购买

3、本专辑支持7天无忧退款,退款默认退成喜点,请到【我的】-【我的钱包】里面查看。当您同时符合以下两种条件时,即可申请无忧退款:

条件一:购买7天内

条件二:收听声音数与下载声音数之和不超过2条(总课程>50集则“不超过5条”)

申请退款入口在喜马拉雅 APP【我的】-【我的已购】

4、在购买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可以按以下步骤咨询在线客服:
第一步:您可在喜马拉雅APP【账号】-【帮助与反馈】”中咨询在线客服
第二步:如果您无法联系上APP内在线客服,可关注【喜马拉雅付费精品】公众号,通过下方菜单栏咨询在线客服
第三步:如果在线客服都未取得联系,也可拨打客服电话:400-838-5616

制作团队


监制:孙遥

制作人:吕赫显/只宏靓

文案:吕赫显/林晓辉

运营:吕赫显/赵健

音效剪辑:只宏靓/许金鹏

出品:天津念念不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幻海空尘2021年2月27日

    10
    内容惊世骇俗,带给我一个不一样的佛学观,是的本体论和佛学的完美结合。
 ¥39购买
加入VIP免费听
avatar
登录

© 2014-2022 喜马拉雅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