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科菲耶夫 第1,2号小提琴奏鸣曲

普罗科菲耶夫 第1,2号小提琴奏鸣曲

东溜达西溜达
1.03万176

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普罗科菲耶夫(Sergey Sergeyevich Prokofiev 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1891-1953)6岁写出第一首钢琴曲《印度加洛普舞曲》,九岁自编剧词创作歌剧《巨人》,由家里人表演。23岁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时获得金质奖和鲁宾什坦荣誉奖。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力图表现出形象鲜明的俄罗斯民族风格,又表现出对十八世纪古典作曲家的偏爱,有时也能反映出现代主义倾向。

  他的作品具有青春的活力、热情、乐观、清晰而富有魅力。二十年代前后的十五年间,他侨居国外,在日、美、英、法、德、比、意、西等国弹奏、指挥自己的作品演出,享有世界性声誉。 回国后选取爱国主义主题,把苏联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放在首位进行创作。先后获得极高荣誉:劳动红旗勋章、人民艺术家,六次获斯大林奖;外国诸多有名音乐组织成员。世界各国艺术界一致认为他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

  普罗科菲耶夫的重要作品几乎包括各种曲式,主要作品有:

  (1)舞台作品:歌剧《马格达伦》,《赌徒》,《火天使》,《谢苗·科特科》,《三桔爱》,《修道院的订婚礼》,《真正的人》;芭蕾舞剧6部,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灰姑娘》。

  (2)乐队作品:7部交响曲,小交响曲,序曲,交响组曲,5部钢琴协奏曲,两部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电影配乐多部。

  (3)室内乐4首;钢琴曲十几首以及声乐曲多首。

  代表作:交响童话《彼得与狼》;D大调《古典》交响曲(第一交响曲)。

  生平简介:

  谢尔盖·谢尔盖维奇·普罗科菲耶夫(Sergey Sergeyevich Prokofiev,1891-1953年),苏联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普罗科菲耶夫1891年4月23日生于乌克兰顿巴斯地区松卓夫卡村。父亲是管理地主庄园的农艺家,母亲擅长钢琴,是他的音乐启蒙老师。普罗科菲耶夫5岁开始学钢琴及作曲,随后陆续写出了歌剧、钢琴曲等一系列童年作品。1904年考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师从K.利亚多夫(作曲)、H.A.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配器)、A.H.叶西波娃(钢琴)、H.H.切列普宁(指挥)。1909年毕业于作曲班,1914年又毕业于指挥班和钢琴班,因演奏自己创作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而获安·东·鲁宾斯坦奖。音乐学院的系统学习为普罗科非耶夫打下了作曲和钢琴技巧的坚实基础。然而他不满足于传统作曲技法的学习,开始醉心于当代最新的音乐风格和音乐思想的探索。对他影响较大的是I.P.斯特拉文斯基的早期创作,以及戏剧、绘画、诗歌的一些新潮流。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913年以前) 这一时期的特征是不断的探索和风格的急剧变化。他反对当时风行的柔弱伤感的艺术风格和习惯性的“美”感标准,主张刚健有力的、甚至强烈到刺激感官的艺术效果。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常常迸发着节奏的力量,充满活力和热情,富于奇思异趣,调性范围也因多调式和色彩性和声的运用而得到大胆扩展,俄罗斯民间因素被赋予了崭新的面貌;钢琴写法也作了新颖的处理。这一时期他还写有下列著名作品:《第一钢琴协奏曲》(1911)、《第二钢琴协奏曲》(1913)、《第一小提琴协奏曲》(1916—1917)、钢琴小品套曲《昙花一现》(1915—1917)、《第一交响曲》、《古典交响曲》(1917)等。

  第二时期(1918—1933) 1918年春,普罗科菲耶夫离开祖国,在欧美侨居了15年。1919年他为美国芝加哥剧院作了童话喜歌剧《对三个橙子的爱》。这部以其欢快,乐观的格调而与20年代的西方歌剧大异其趣的作品并未得到观众的赏识。1920年在巴黎和伦敦接踵上演了他的舞剧《关于作弄七个小丑的小丑的故事》(通称《小丑》,1915,1920年修订),管弦乐《斯基夫组曲》和康塔塔《他们七人》,从而开始赢得西欧舆论的承认。1921年完成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也大受欢迎,它融合着悠长的俄罗斯歌调及饱满的动力性和明朗情绪,是他的最佳作品之一。普罗科菲耶夫逐渐认识到,脱离祖国对他的创作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于是在1933年返回苏联。

  第三时期(1933—1953) 返回苏联后的20年是他创作生涯的黄金时期。在他的作品中出现了新的题材内容(祖国及其历史和当代生活),现实主义的和俄罗斯性格的艺术特征更为鲜明,音乐语言更为明晰而富于个性,史诗性、抒情性的创作面貌更为突出,传统的调性手段和旋律结构同20世纪艺术风格的融合也更为有机而自然。这一时期他在歌剧和舞剧方面的成就特别显著。他完成了4部歌剧:《谢苗·科特科》(1939,根据B.Ⅱ.卡塔耶夫的小说《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描写国内战争时期乌克兰农村的斗争;《真正的人》(1947—1948,根据B.H.波列沃依的同名长篇小说)塑造卫国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修道院中的订婚礼》(1941,根据英国作家R.B.谢里丹的小说《少女的监护人》)是一部抒情性的喜歌剧;《战争与和平》(1942,1953年修订,根据Ⅱ.H.托尔斯泰的同名长篇小说)是一部把抒情心理性和民族史诗性熔于一炉的爱国主义巨作,被公认为是普罗科菲耶夫歌剧创作的顶峰。这些歌剧的脚本都是由曲作者亲自执笔或参与编写。普罗科菲耶夫的歌剧作品很少采用分曲形式;声乐部分以旋律化的或说白化的朗诵调为主 (继承了A.C.达尔戈梅斯基和M.II.穆索尔斯基的歌剧传统);管弦乐部分则始终以复杂的交响性展开推动戏剧的情节发展。这一时期他创作的3部舞剧音乐《罗密欧与朱丽叶》 (1935—1936)、《灰姑娘》(1941)、《宝石花的传说》(1949—1953),不论在思想的深度和艺术的完美性上都大大超过他前期的同类作品,是对这一体裁的创造性贡献。他的《第五交响曲》(1944)、《第六交响曲》(1947)、《第七交响曲》(1952)分别侧重史诗性、戏剧性和抒情性的音乐形象,它们的问世都引起热烈反响,被视为苏联音乐的经典。特别是《第七交响曲》以其高度的艺术魅力为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生涯做出了光辉总结。

  在其他器乐体裁方面,他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1935)、《大提琴交响协奏曲》(1950—1952),以及一系列奏鸣曲均成为演奏家的保留曲目。此外,他的交响童话《彼得和狼》(1936)、组曲《冬日的篝火》(1949)等,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刻画了苏联少年儿童纯真的心灵,是奉献给孩子们的艺术珍品。

  普罗科菲耶夫认为艺术家必须美化、歌颂和捍卫人的生活,引导人们走向光明的未来。他的作品中所固有的明朗乐观、富于活力的素质正是上述信念的体现。但他也从不回避通过创作对黑暗丑恶的生活阴暗面进行嘲讽和鞭笞。普罗科菲耶夫是一位艺术革新家,他并不特别倾向某一现代流派,不给自己限定某种必须恪守的作曲理论,他是根据自己的见解广泛继承西欧古典派、印象派、特别是“新俄罗斯乐派”的传统,兼收20世纪作曲技法的一些新成果,并独具匠心地汲取和处理民间音乐的音调、节奏和其他表现手法,从而形成了他自成一家的风格。他的音乐作品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在世界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1953年3月5日普罗科菲耶夫在莫斯科逝世。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