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间故事 陈四文

潮汕民间故事 陈四文

忽熹
3.04万166
1920年11月3日(农历九月二十三日)出生在潮阳关埠东湖村一个商人家庭。父陈伟让,母黄惠芳。原名叫陈文,家排行第四故名陈四文。幼好听古,与姐陈妹然学唱潮州歌册。
1931年 十二岁开始,在乡东湖初级小学读四年书,因东湖没办高校,仅作补习生,补习小学五、六年课程。
1935年 十六岁 到揭阳炮台竞智小学(6年制)读书,兼于长兄陈昌集与人合伙中药铺帮工。期间,勤于功课,喜习古典《水浒》、《三国演义》等。
1936年 十七岁 揭阳炮台竞智小学毕业,在药店帮工。
1938年 十九岁 日寇轰炸揭阳炮台,与长兄返乡,续办药铺,由细弟陈昌雅经营。
1943年 二十四岁 兄弟分家。与二兄陈昌明合办抽纱店,不景气。
1945年 二十六岁 秋季,收购二兄在乡与人合办源泰收斗(即小银行)所持股份。
1947年 二十八岁 赋闲,于7月合办东升业余剧社,成员共有30多人,当社长兼演员。演白话剧、小潮剧。灶浦等乡间进行巡回演出。
1950年 三十一岁 东升业余剧社停办。后执教于东湖小学和灶浦新寨头小学。
1952年 三十三岁 土改,因出身,财产充公,遣送回乡。发妻孙应华病疫。
1953年 三十四岁 为生计携二子入汕头事苦力。
1954年 三十五岁 始于同平路试讲故事,主讲《三门街》。
1955年 三十六岁 是年八月与潮阳棉城郑月娇女士成婚。
1956年 三十七岁 汕头市文化局成立新声说唱组。组长陈树棉,与徐鸣飞等为组员。以说唱和相声为主,主要于汕头福合埕,兼参加社会活动。
1958年三十九岁,是年中秋节汕头市民间音乐曲艺团正式成立,被吸收为曲艺演员,负责评书和说相声。
1959年四十岁 被定为五类分子 。8月,湖北省武汉市曲艺团应邀来到汕头工人文化宫演出,遂悉心观摩评书表演,虚心请教。后技艺益增,渐成自己风格。
1966年四十七岁,文革爆发。出身原因,为牛鬼蛇神除名,遣送回乡务农。二载,不适离去。
1968-1978 四十八开始 与走江湖卖药者结伴,于潮汕乡村各地讲故事谋生。
1978年 五十九岁,落实政策,到汕头市歌舞团曲艺队当演员。期间出演话剧《七十二客房》、《香港大亨》。
1981年 六十二岁 12月,退休。先后于汕头电台录制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现代文学名著有《林海雪原》、《红岩》、《平原枪声》等;一批潮汕民间故事。并始于汕头广播电台连播《水浒》等。
1984年 六十五岁 加盟恢复成立汕头市潮州音乐曲艺团。
1986年 六十七岁 先后在于白山音像出版社、广东音像出版社、广东嘉应音像出版社等出版《潮州笑林》、《假国舅陈北科》等录音带和影碟片。兼演相声、小品。
同年汕头市达濠镇政府为加强文化宣传工作,活跃农村文娱生活,组建“濠江业余艺术团”,应邀任团长。
1920年11月3日(农历九月二十三日)出生在潮阳关埠东湖村一个商人家庭。父陈伟让,母黄惠芳。原名叫陈文,家排行第四故名陈四文。幼好听古,与姐陈妹然学唱潮州歌册。
1931年 十二岁开始,在乡东湖初级小学读四年书,因东湖没办高校,仅作补习生,补习小学五、六年课程。
1935年 十六岁 到揭阳炮台竞智小学(6年制)读书,兼于长兄陈昌集与人合伙中药铺帮工。期间,勤于功课,喜习古典《水浒》、《三国演义》等。
1936年 十七岁 揭阳炮台竞智小学毕业,在药店帮工。
1938年 十九岁 日寇轰炸揭阳炮台,与长兄返乡,续办药铺,由细弟陈昌雅经营。
1943年 二十四岁 兄弟分家。与二兄陈昌明合办抽纱店,不景气。
1945年 二十六岁 秋季,收购二兄在乡与人合办源泰收斗(即小银行)所持股份。
1947年 二十八岁 赋闲,于7月合办东升业余剧社,成员共有30多人,当社长兼演员。演白话剧、小潮剧。灶浦等乡间进行巡回演出。
1950年 三十一岁 东升业余剧社停办。后执教于东湖小学和灶浦新寨头小学。
1952年 三十三岁 土改,因出身,财产充公,遣送回乡。发妻孙应华病疫。
1953年 三十四岁 为生计携二子入汕头事苦力。
1954年 三十五岁 始于同平路试讲故事,主讲《三门街》。
1955年 三十六岁 是年八月与潮阳棉城郑月娇女士成婚。
1956年 三十七岁 汕头市文化局成立新声说唱组。组长陈树棉,与徐鸣飞等为组员。以说唱和相声为主,主要于汕头福合埕,兼参加社会活动。
1958年三十九岁,是年中秋节汕头市民间音乐曲艺团正式成立,被吸收为曲艺演员,负责评书和说相声。
1959年四十岁 被定为五类分子 。8月,湖北省武汉市曲艺团应邀来到汕头工人文化宫演出,遂悉心观摩评书表演,虚心请教。后技艺益增,渐成自己风格。
1966年四十七岁,文革爆发。出身原因,为牛鬼蛇神除名,遣送回乡务农。二载,不适离去。
1968-1978 四十八开始 与走江湖卖药者结伴,于潮汕乡村各地讲故事谋生。
1978年 五十九岁,落实政策,到汕头市歌舞团曲艺队当演员。期间出演话剧《七十二客房》、《香港大亨》。
1981年 六十二岁 12月,退休。先后于汕头电台录制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现代文学名著有《林海雪原》、《红岩》、《平原枪声》等;一批潮汕民间故事。并始于汕头广播电台连播《水浒》等。
1984年 六十五岁 加盟恢复成立汕头市潮州音乐曲艺团。
1986年 六十七岁 先后在于白山音像出版社、广东音像出版社、广东嘉应音像出版社等出版《潮州笑林》、《假国舅陈北科》等录音带和影碟片。兼演相声、小品。
同年汕头市达濠镇政府为加强文化宣传工作,活跃农村文娱生活,组建“濠江业余艺术团”,应邀任团长。
1988年 六十九岁 8月,汕头市同平区红旗话剧团请他加盟。演出一年后因年事已高、行动不便而自己辞退。
1990年 七十一岁 1月,作为特邀客串,随广东潮剧二团70多人,前往泰国演出长达2个多月,受到侨领盛情款待。
1991年 七十二岁 应邀参加汕头知名演员大汇演,在汕头电视台录放滑稽剧《五虎新传》、相声《十年话潮汕》等节目。
1994年 七十五岁 年底,应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之邀,为新加坡海外乡亲献艺,获赞“曲艺超群”。
1995年七十六岁,为汕头市外马第三小学、普宁市第一中学等学校宣讲《新三字经》。
2002年八十三岁,5月被新成立的市曲艺家协会聘为荣誉顾问,同年受聘为汕头文化宫故事研究会顾问。
2003年八十四岁,1月被授予2002年度汕头文艺奖特别奖。
2011年6月18日逝世,一代讲古大师寿终正寝,享年92岁。
1988年 六十九岁 8月,汕头市同平区红旗话剧团请他加盟。演出一年后因年事已高、行动不便而自己辞退。
1990年 七十一岁 1月,作为特邀客串,随广东潮剧二团70多人,前往泰国演出长达2个多月,受到侨领盛情款待。
1991年 七十二岁 应邀参加汕头知名演员大汇演,在汕头电视台录放滑稽剧《五虎新传》、相声《十年话潮汕》等节目。
1994年 七十五岁 年底,应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之邀,为新加坡海外乡亲献艺,获赞“曲艺超群”。
1995年七十六岁,为汕头市外马第三小学、普宁市第一中学等学校宣讲《新三字经》。
2002年八十三岁,5月被新成立的市曲艺家协会聘为荣誉顾问,同年受聘为汕头文化宫故事研究会顾问。
2003年八十四岁,1月被授予2002年度汕头文艺奖特别奖。
2011年6月18日逝世,一代讲古大师寿终正寝,享年92岁。
用户评论
  • 星空小海

    童年回忆,潮汕人的每个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