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中,更重要的不是丰富的材料,而是丰富的个性。——毛姆
一九一九至一九二〇年冬季,时年四十五岁的毛姆来到中国,溯长江而上一千五百英里,《在中国屏风上》即是他此次行程的产物,五十八篇或长或短、原本可以写成小说的“素材”,连缀成“一组中国之行的叙事”。
毛姆为英国同胞展现的是一幅古色古香、散发着浓郁东方情调的“中国屏风”。他以一颗久经世故又不失赤子纯真的悲悯之心感受着、传达着他所碰到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的形象;尤其重要的是,他在满怀同情地试图贴近中国风土人情的同时,毫不留情地以批判的态度反映了在中国的英国人的生活真相。
作者介绍: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年1月25日-1965年12月16日),英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生于律师家庭。父母早死,由伯父接回英国抚养。原来学医,后转而致力写作。他的作品常以冷静、客观乃至挑剔的态度审视人生,基调超然,带讽刺和怜悯意味,在国内外拥有大量读者。
毛姆用其特有的幽默,讽刺,辛辣而又不泛同情的笔触,在中国这个屏风上勾勒出一幅特定年代的画卷。其中有我们较少触及的西方人,如传教士,冒险家,商人,官员无赖等,通过作者的妙笔,我们得以一窥他们在中国的所做所为,以及中西文化思想方面的碰撞。 在那个年代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有些西方人,以传教士,商人,领事,海关官员等身份在中国生活了几十年。他们有的成了中国通,有的仍是一句中文不会的局外人。不知在现代社会,有多少数量的西方人可以在中国生活上几十年?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已大大缩短了人们在一个异域所需逗留的时间。中西方的物质和文化的交流已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同时因差异和不了解而产生的碰撞仍然无处不在。
作者千里迢迢跑来中国,不曾对中国的名山大川,秀丽风景有更多描述,目光多投射在最底层最穷苦的大众,他观察生活的能力是很强的,挑选记录也有自己的特别之处。印象深刻的是他对江中号子的描写:痛苦、绝望也揪心,对长城的描写也非常独特…受各种影视和书籍影响,我想象中的民国是“夜上海”的靡靡之音,是男人的烟斗女人的旗袍,所以,听到如此落后如此贫穷的吾国与吾民,颇是伤感,尤其声音和视角来自外国人。毛姆先生的小说还是更吸引我。 主播的声音很醇厚,娓娓道来,像画卷解说,特别好。后期用心,不过背景音乐有些地方稍显噪杂,感觉喧宾夺主
听完,感谢主播,生僻字读得很标准,声音也很好听。不得不说,背景音乐是我听过的书中最用心的,随着情境变化而改变,使得毛姆笔下的人物更加生动活泼,仿佛读者在用自己的眼去观察一般,这点真的很好!唯一的小问题是背景音乐声音有时候过大了,不过瑕不掩瑜。
播讲的真赞👍,戴耳机感觉应景的背景音有时太吵了。 专业的声音听起来是种享受,如果能读“作家笔记”就太好了。
内容丰富,富有哲思,播讲完美。
作者是月亮与六便士的那位大作家。这本书写的真好,以一个外国人的眼光看待1920时期的中国,第五集写的一声叹息阿👍🏻,非常喜欢
配乐和朗读,与本书很贴切
感谢主播译文有声的文化传播,我来了。 书评以下:主要内容: 我遭遇了苦难,外国人无动于衷地看戏。落后的人也应该有明天吧,不至于老对着落后的人失语。 有时候就在想,国外的一些人喜欢的是时间沉淀出的文明呢?还是创造文明的人呢? 再见《在中国屏风上》 你好《窗边的小豆豆》
声音真好听(ง •̀_•́)ง
毛姆在清末民初时节,游历中国,从异国文人眼中所见当时之风情,如水墨山水般朦胧而别有诗意情趣。
毛姆(1874—1965),英国著名作家,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整个英语世界最畅销的作家之。一九一九至一九二0年冬季,时年四十五岁的毛姆来到中国,溯长江而...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英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有戏剧《圈子》,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短篇小说集《叶的震颤》、《阿金》等。一九一九至一九...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一九一九至一九二○年冬季,时年四十五岁的毛姆来到中国,溯长江而上一千五百英里,《在中国屏风...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在东方大陆的迷雾中,一名外籍烟草公司代理人伯奇踏上了未知的旅程。他带着理想主义的憧憬,踏入这片充满...
在听之前先简单的了解了下毛姆去中国的时代背景(民国八年、五四运动),从这些小故事小素材中通过一双外国人的眼睛站在一个不一样的角度来了解当时中国的社会百态也是很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