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下

菩提树下

战神王大人本尊
11348
〖菩提树下〗

《菩提树下-现代禅意散文选》

出版前言

禅,是来自印度的佛教思想与几乎和它同时产生的中国儒道文化相结合后,产生的一种清奇文化形式和思想方法。它给汉代以降的中国及日本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在思想、文化和艺术等方面打开了一扇清新之门,令历代无数文人墨客陶醉其中。
20世纪初,禅到达大洋彼岸,以其难以言说的魅力,征服了那里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人,渐渐在欧美形成了一个持续不断的“禅学热”。在台湾和日本,禅的影响更是无所不在,几乎深入到了政治、文化、艺术、经济、教育等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思想文化和文学艺术方面,人们比较注目的是哲学、诗歌、绘画和书法等方面的成就,但在其他诸如小说、散文等体裁方面似乎关注较少。特别是散文,在汉语写作中有着最为悠久的历史,是汉语言表达和运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就佛教的经典而论,可以说几乎每一部真正的佛经,都同时是一篇优美的大散文。禅无所不在无所不融的旨趣,理所当然的使它对中国的散文写作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现、当代的华语文学王国中,禅意散文更是早已花开果熟,蔚然成林。从上世纪初的五·四文化运动至今,更是名家辈出,影响广泛。比如台湾的林清玄,就是禅意散文写作中成就斐然的一个。再有周作人、梁实秋、老舍、贾平凹、张晓风、简媜、刘亮程、黄静雅等,也都有意无意间在他们的写作中,如青草透露清新春意一样,透露出文字间浓浓的禅意。
在僧团里面,不但有诗僧和画僧,也有为数不少的优秀“文僧”,他们是僧人里面的作家,往往修行、读书、写作兼而有之,无里无外,内外合一。
《现代禅意散文选》入选作品的原则,一是不拒名人,二是更多的发现那些正在成长中的散文新家。但我得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编选者的“偏见”。编选者的意图和见解必然会体现在编选工作和图书文本中,因此,“完美”将是一种不可能的企求,而“尽量的好”则是一个努力的方向。这也就是说,遗珠之憾,在所难免。
无疑的,禅意文字是一些最本真自然,也是距离心灵最近的文字,因此,也就可能是一些最容易被忽略和视而不见的文字。但当人的心灵对他缺失之后,就又是必须首先找回和补充的,如水,如空气。
我们对它的亲近,只是因为内心的需要。除此,也许再无其他理由。

南北,2005-12-26,成都

(齐鲁书社,2006年6月出版)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