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为大提琴独奏写的六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作品编号BWV.1007-1012)是经典中的经典。它是无伴奏乐曲中最早闻名于世的典范,在音乐结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上堪称举世无双。
共有6套36首曲目,包括六种风格各异的舞曲:序奏、阿勒曼德舞曲、库朗舞曲、萨拉邦德舞曲、小步舞曲吉格舞曲。这些都是当时欧洲流行的舞曲样式。它被誉为是大提琴界的圣经,几乎每一位著名的大提琴家都会或公开演奏或灌录唱片。卡萨尔斯、富尼埃、杰诺斯·斯塔克和罗斯特洛波维奇的通常被认为是较出色的版本。
如果不是卡萨尔斯的偶然发现,这套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便永远在尘封之下了,正当年少的卡氏在买得一只新琴后搜遍城中乐谱店,以期找到可供大提琴演奏的谱子,果然被他在一铺子的箱底觅得这套稀世珍品,那些愿意聆听宇宙之声的人有福了。自然,卡氏对这套伟大作品的发掘研究,对巴赫,对大提琴演奏史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是巴赫为数众多的作品中最具“元素”性质的巨作之一,结构严谨、精密,高度理性又平易近人,内涵深刻又时时洋溢着情感的光辉,是音乐史上难得的具有理念的高度,情感的深度,技巧的难度和接受的广度的杰作。它被称作大提琴的“旧约圣经”,是演奏家技术与修养的试金石,而从作品的总谱上,更显示出巴赫对大提琴演奏技巧的创造性和预见性。
Pierre Fournier
(1906-1986)
CD:ARCHIV 449 711-2
富尼埃的录音录于60年代初,大师接近60岁时。这时,立体声录音技术早已成熟。那是个大师录音杰作不断涌现的年代。富尼埃在录制了这个录音之后的年代中,巴赫这套作品逐渐变成了他的演出曲目中的焦点。在1974年,也就是卡萨尔斯死后的第二年,富尼埃应邀到法国南部的普拉德斯(Prades)在卡萨尔斯创立的年度音乐节上演奏这套巴赫组曲。那天在普拉德斯城外的圣米切德卡萨教堂内坐满了听众。他们深深地被富尼埃追思卡萨尔斯的演奏打动。在全曲结束时,没有鼓掌,而是全部听众在寂静中肃立。
謝謝分享,祝福日安。
卡萨尔斯在一个寄卖铺子破烂不堪的角落发现了巴赫的大无的曲谱,当时,巴赫的这套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还不为世人所知,它只是零零散散地被人们演奏,有时是钢琴改编版,有时则...
1-36首是AnnerBylsma1979年在BMG的录音,日本SEON首版用美诗P12电处+西电16GA电源线+EMT986R+架皇转成WAV上传分享高...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被称为小提琴的《旧约圣经》,它也是小提琴家的试金石,可以这样说:能在这部作品上取得公认成就者,好比登山者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可以名...
巴赫为大提琴独奏写的六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作品编号BWV.1007-1012)是经典中的经典。它是无伴奏乐曲中最早闻名于世的典范,在音乐结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上堪称举世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