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雅维里之所以遭人憎恨,原因其实很简单,他就是那个皇帝的新衣里面的小孩,说出了许多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或许,大家只不过是云山雾罩般的生活在一个充满着道德欺骗和仁义至上的虚假国度中,但是马基雅维利毫不留情的用手术刀般的精准的洞见揭示了这个国度的生存法则,并且给出了如何称为让人敬畏的君主的成长手册。这个以兜售无所不用其极的实用主义者,是这样语重心长的告诉那些已经投入到统治事业或是准备投身这个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的人们,如果恶行有利于国家,则应当要不犹豫的去作恶。如果无法绕开那些不会毁掉你国家的恶行,那么你应当毫不犹豫的听从你内心的做法,作恶。

马基雅维里直言人的天性中的缺点,人的本性是忘恩负义,背信弃义,弄虚作假,生性贪婪,软弱怯懦。有志于投身君主行业的人们应当是自己的臣民畏惧自己而不是爱戴自己,因为爱戴是出于自身的卑微,是恩义的纽带所维系的,人们很容易就因为自己的利益而随时斩断这一纽带。但是,畏惧却会由于害怕招致惩罚而保持,从而不容易中断。君主皇帝们山呼万岁的荣耀和震撼,所谓的真心臣服与忠心不二,只不过是自我利益的维护和内心恐惧的掩盖,与皇家的高贵,华丽,神圣没有半点关系。而万物之首的人类的灵魂的纯洁性也在一时间大打折扣,崇高的道德和美好的品质只不过是稀少难以琢磨的珍贵物种,并非如水与空气一般四处可见,这是人类少之又少的品质,而非人类独有的可以借以自豪的闪光点。

但是,马基雅维里也并非将人民当成玩物一般的戏弄。相反,他时时刻刻地提醒着君主们,应当善待自己的臣民,不夺取他们的财产,不霸占他们的妻女,不随意增加赋税。但这并不表明,他有多么在意民众的利益,而是这些行为会对君主的统治带来影响。受尽压迫的人们也许会与外国势力,当地的贵族,手握军队的雇佣军首领,被驱逐的前任君主联合起来推翻他们。同时,马基雅维里倡导着一种吝啬的治理方式,在他看来,一个慷慨的君主固然能给他带来好的名声与荣耀,但若是他不能承担由于慷慨而来带的奢侈,那么这将是灾难一场。这些所有的慷慨最终将转嫁到无辜的民众身上,从而为自己的统治买下恶果。而若是君主能够持有吝啬的品质,既能积攒财富用于抵御外敌,又不增加人们的负担,那么这就是一件被鼓励的恶德。但是,马基雅维里也主张,如果不对人们加以爱抚,则应当把他们全部消灭,也许这就使西方版本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马基雅维里不认为君主应该秉承守信的原则,尽管无数的学者是那么尽心的呼吁则这看似光辉灿烂的美德,但是中外古今的经验告诉我们,勾心斗角,阴谋诡计是政治斗争中的常态。人性本恶的思想使他相信,既然人们不会遵守自己的诺言,那么你也不必遵守自己的诺言,况且,君主在不遵守自己的诺言的同时,从来就不缺少借口。在众多美好的品格当中,君主不必持有那些让人迷醉的品德,但是得表现得具有这一切品质。在马基雅维里看来,只要君主能够维护自己的统治,那么他采用的手段总会被认为是正大光明的,并且受到众人的认可,因为这个世界上充满着肤浅的人,他们往往只被食物的表象所蒙蔽和欺骗。

马基雅维里抛开了一切的仁义道德,从实战出发,直中要害,其恶行恶状虽让人不舒服但也无可奈何,因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过去的一切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无论唐太宗多么的英明神武,多少的道德说教都掩盖不了神武门之变的血腥;无论武则天多么的果敢能干,依旧演示不了她数十年来的铁腕手段和心狠手辣;纵使朱棣和他老子一样是一个激情投身建设国家任劳任怨三更起五更眠的劳碌命,也丝毫不会冲淡靖烂之役的阴影。与其遮遮掩掩,大谈道德教化与思想教育,不如大大方方的扯下遮羞布一论长短,正大光明的面对这一切。但是,马基雅维里的诚实与直率并没有让人们认识到社会的现实与自己的局限,反而使自己的著作一度遭到禁止,直到19世纪70年代才得以恢复名誉。这也许使对人性缺陷的一个最好的旁证,马基雅维里若是在世,应该给这本书弄个修订版,填上人类无法面对自己黑暗面的人性缺陷。

用户评论
  • 听友185673729

    非常不通顺非常不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