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人教版初中成语故事

初中人教版副课知识点汇总

重制了八年级上册政治内容

583846
初中英语人教版单词朗读

我是一名教英语22年的老教师,发音尚可,带大家朗读课文单词,避免背单词不会读,容易忘的恶性循环。如果您认可我的内容,麻烦您评论,点赞,收藏一下,并转发给需要的朋友,谢谢了,您!如果您想学习英语或提高英语水平,请私信我,我一定能帮到您。:—)

504601
初中人教版语文古诗词

人教版初中语文所有古诗词

263794
人教版初中地理课本播讲

节目内容:人教版七到八年级地理课本播讲主播介绍:Ruby和妈妈讲故事适合人群:七到八年级即将面临地生中考的人群你将收获:独一无二的书本知识

261289
人教版初中 八年级全一册

471.5万
人教版初中 七年级全一册

768150
小初中成语典故

成语故事 1.水中捞月 有只小猴子在井边玩,它往井里一看,里面有个月亮,小猴子叫着: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了!大猴子听见了,跑过一看,跟着叫起来: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了!老猴子听见了,跑过来一看,也跟着叫起来: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了!附近的猴子听见了,都跑过来看大家跟着叫起来,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了!咱们快把它捞上来!猴子们爬上了井旁边的大树,老猴子倒挂在大树上,拉住大猴子的脚,大猴子也倒挂着,拉住另一只猴子的脚,猴子们就这样一只接一只一直挂到井里,小猴子挂在最下面,小猴子伸手去捞月亮,手刚碰到水,月亮就不见了,老猴子一抬头,看见月亮还挂在天上,喘着气说:不用捞了!不用捞了!月亮好好的挂在天上呢! 【解 释】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 2.画蛇添足 故事发生在古代楚国。有一家人家祭祀祖宗。仪式完毕后,把剩下的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人多酒少,很难分配。这几个人就商量分酒的办法。有个人说:“一壶酒分给几个人喝,太少了。要喝就喝个痛快。给一个人喝才过瘾呢!”大家都这样想,可是谁也不肯放弃这个权利。另一个提议说:“这样吧,让我们来个画蛇比赛。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完,谁就喝这壶酒。”大伙儿都赞成这个办法。于是每个人折了一根树枝,同时开始画起来。有一个人画得最快,转眼之间,把蛇画好了。他左手抓过酒壶,得意地看看同伴,心想,他们要赶上我还差得远哩。便洋洋自得地说:“我再给蛇添上几只脚,也能比你们先画完。”正当他画第二只脚的时候,另一个人把蛇画完了。他一把夺过酒壶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画的根本就不是蛇。还是我先画完,酒应当归我喝。” 添画蛇脚的人无话可说,只好咽着唾沫,看别人喝酒。 【解 释】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 3.百步穿杨 秋战国,楚国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此人年轻时就勇力过人,练成了一手好箭法。当时还有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一天,两人在场地上比试射箭,许多人都围着观看。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板,板上有一个红心。潘虎拉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红心,博得围观的人一片喝彩声。潘虎也洋洋得意地向养由基拱拱手,表示请他指教。养由基环视一下四周,说:“射五十步外的红心,目标大近、太大了,还是射百步外的柳叶吧!”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上红色作为靶子。接着,他拉开弓,“嗖”的一声射去,结果箭链正好贯穿在这片杨柳叶的中心。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潘虎自知没有这样高明的本领,但又不相信养由基箭箭都能射穿柳叶,便走到那棵杨柳树下;选择了三片杨柳叶,在上面用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次序再射。养由基走前几步,看清了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嗖”、“嗖”、“嗖”三箭,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杨柳叶。这一来,喝彩声雷动,潘虎也口服心服。就在一片喝彩声中,有个人在养由基身旁冷冷地说:“喂,有了百步穿扬的本领,才可以教他射箭了!” 养由基听此人口气这么大,不禁生气地转过身去问道:“你准备怎样教我射箭?” 那人平静地说:“我并不是来教你怎样弯弓射箭,而是来提醒你该怎样保持射箭名声的。你是否想过,一旦你力气用尽,只要一箭不中,你那百发百中的名声就会受到影响。一个真正善于射箭的人,应当注意保持名声!” 养由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再三向他道谢。 【解 释】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4.东施效颦 传说春秋时期,越国有一美女,名唤西施,不仅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而且就是平时所做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非常美的。因此常有一些姑娘模仿她的衣着,装束;也常有一些人有意无意地模仿她的行为举止。有一天西施患病,心口非常痛。她出去洗衣服时,皱着眉头,用一只手捂着胸口,走在路上虽然非常难受,但旁人看来今天的西施却又别有一番风姿。西施有一邻居容貌长的很丑,见西施人长的美,别人时常效仿西施的衣着,举止。她就常常暗地里观察,看看西施到底与别人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一天,她看到西施用手捂着胸口,皱着眉头的样子后,感到非常美。于是她就跟着学起这个样子来了。本来容貌就丑,又皱起了眉头,本来形体就含胸弓背,却又捂住了胸,弄得更加丑陋不堪,后人就把这个典故说成是《东施效颦》。唐朝王维在诗文中引用了这个典故,在“西施”中说道:“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稀。”于是《东施效颦》的寓言故事,更加广为流传。 【解 释】 效:仿效;颦:蹙眉。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5.螳臂当车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人间世》。春秋时,鲁国有个贤人名叫颜阖(hé),被卫国灵公请去当其太子蒯瞆(kuǎi guì)的老师。颜阖听说蒯瞆是个有凶德的人,到卫国后,就先去拜访卫国贤者蘧(qú)伯玉,请教如何教好蒯瞆。蘧伯玉回答说,您先来问情况是对的,有好处,但要想用您的才能教好太子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并进一步说道:“汝不知夫螳蜋(同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意思是:螳螂鼓起双臂来阻挡前进的车轮子,它不知道自己是力不胜任的,而是确实认为自己的这种举动是好的,是有益的。颜阖啊!您的心是好的,但您的作为像螳臂当车一样,您要戒备啊!慎重呀! 【解 释】螳螂举起前臂想挡住车子前进。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比然招致失败。也说螳臂挡车。

32744
少年版成语故事,适合小学初中生

2001.6万
精讲 | 初中英语人教版

通过每个5分钟左右短视频,学习【初中英语人教版】,分为单词讲解,句型讲解,语法知识讲解,讲解详细,讲练结合

161.2万
人教版初中俄语七年级听力

181.4万
人教实验版•语文•初中古诗文

初中文言文朗读合集。 不断更新中……

534094
人教版初中必背古诗词87首

最新人教版初中教材必背古诗词全篇诵读

8714.6万
人教版初中生物学课本播讲

书籍信息:人教版七到八年级生物学教科书内容重点:生物和生物圈、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圈中的生命及其发展、健康地生活主播介绍:Ruby和妈妈讲故事推荐人群:七到八年级即将...

251049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要点(人教版)

给孩子录的初中地理知识复习要点,要点在于重复!碎片化时间要利用起来,助力小中考!因为不是地理老师,有纰漏还请见谅,希望能留言指正!在此表示感谢!

344.5万
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

8427
中考初中历史七至九年级人教版

中考历史磨耳朵包括从七年级到九年级的历史课文正文,还有课本中的小知识点,后面的习题解答,希望大家喜欢,感谢大家收听!

13721.3万
小学2年级成语(人教版 上册)

免费学习!节目内容:小学阶段成语免费学主播介绍:家有俩宝,专职宝妈。我会根据学习进度,定期更新哦。欢迎关注留言,助力宝宝快乐成长!适合人群:小学生你将收获:定期更新,每天一分钟,听一听,熟练掌握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成语哦。成语意思解析,近义词...

13559
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全一册

这是人教版的初中英语九年级全一册英语音频,总共14个单元。朗读形式为2+1+1,即两遍读音+一遍拼写+一遍中文意思。更新时间为每周246晚上8:00,建议大家早上跟读,晚上听听,多次复习加深记忆。

73.6万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全册课课通

大家好,本人是一线初中历史专业教师,从教20年常年教学,发现许多同学历史知识难理解,难背诵,没条理,缺系统。经过经验积累,不断反思,我决定将知识细化成问答的形式,更有利于理解。并且根据思考,还设计了每课重难点,易错点提醒以及单元知识总结。...

329489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梳理

本专辑按照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的章节顺序进行讲解,不是照着教材念书,而是把各章节的基本知识总结性的教给大家的同时,补充个别知识点和题型,这样学起来更容易理解和融会贯通。

312.4万
初中生物课本朗读(人教版)

朗读七年级人教版生物课本孩子课程结束后,让眼睛休息,换耳朵来温习下课本

446626
人教版初中英语7年级上同步辅导

特色一:“本课程在手,七年级上英语内容全有”的思想,从单词,词义辨析,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英语写作等360度全方位的讲解本学期必学内容。特色二:kwekwe老师结合了数十年的教学经历,学生们易犯的错误,将“ 知识“和”学习方法“结合帮助学生更好的...

92575
人教版初中英语8年级上同步辅导

特色一:“本课程在手,八年级上英语内容全有”的思想,从单词,词义辨析,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英语写作等360度全方位的讲解本学期必学内容。特色二:kwekwe老师结合了数十年的教学经历,学生们易犯的错误,将“ 知识“和”学习方法“结合帮助学生更好的...

92186
人教版初中生物书中黑体字合集

回归教材,回归基础,回归常识。回归教材,是复习的前提;夯实基础,是复习的保证;黑体字是教材的重点,也是需要准确掌握的知识点。在全面了解教材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书中的黑体字,提纲挈领进而把握全局。

11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