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考数理化难还是英语难

美乐数理化

美乐数理化

146.7万
理化兄弟-理化兄弟

11144
科普--数理化

数学,结绳记事与几何...

454452
中英语文国学科学数学物理化学

休闲生活,像孩子一样学习,自由自在的生活。没有压力。没有委屈,有的是欢乐和幸福。简单。大智若愚。

5282万
数理化通俗演义

5439
数理化通俗演义

这是一本难得的数理化科普读物,它以栩栩如生的事例,深入浅出的语言,旁征博引的叙述、章回小说的体裁,给数理化知识披上了“”薄薄的糖衣”。在这里科学史不再是枯燥的年代和人名,而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英雄传奇,阿基米德、伽利略、牛顿、爱斯坦……,他们不再是遥远的历史人物,而是故事里活生生的角色,他们的科学故事推动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构成了人类文明璀璨的星空。

723665
数理化通俗演义

梁衡,1946年出生于山西霍州,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著名散文家、学者、记者、新闻理论家、政论家和科普作家。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还有多篇散文入...

742470
数理化通俗演义

内容提要既然知识和饭一样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东西,学习就应该是一种乐趣。 本书将课堂上必学的数理化知识,用章回小说的形式写出来,情节奇巧, 人物生动。作者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于不知不觉中,提示了治学方法,使你既长知识,又增智慧。绣出鸳鸯凭君看,又...

14561
数理化通俗演义

712631
数理化的大探索|雨佳演播|数理化原来这么有意思

让雨佳带你探索奇妙、有趣、极富魅力的数理化的世界吧!本专辑内容包括了有永远达不到的绝对零度、真空真的是空的吗?金属“疲劳”原子核解密、奇怪的放电现象、人为什么提不起自己呢、不易破的瓶子、“火中取栗”、4℃时的水、飞机的秘密、令人惊叹的自...

696.2万
《数理化通俗演义》完

702.2万
数理化通俗演义(上)

431786
趣说数理化|数学篇(视频)

为什么不喜欢数学呢?那是没听这个专辑!趣味数学,神奇之旅,让你体会妙趣横生的学习。 快乐学数学知识,好玩,好听学知识,让你爱上数学。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让你高中更有后劲。预计400集,我在终点等你哦。

4141016
数理化人物|科技奇葩秀

科学,引领每一次重大社会变革。主观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人类感悟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本专辑讲述科学家故事,不是说希望每个孩子都当科学家,而是让孩子们了解科学家成长历程,让您了解他们也是普通人成长起来的。重点体会他们如何面对困难,...

1002万
劫数难逃

4255
历史与政治中考重难点

历史与政治中考重难点磨耳朵系列

305502
科学世界|生活中的数理化

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会通过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发现很多现象,他们会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而家长们则需要正确引导孩子们通过现象去探寻本质,在这个过程中,会大大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我们走进《生活中的数理化》,一起去探寻生活中有趣的科...

504291
数理化通俗演义(梁衡著)

梁衡著作的《数理化通俗演义》,以栩栩如生的事例,深入浅出的语言,旁征博引的叙述,章回小说的题材,为读者提供了一部难得的科普读物,为枯燥的数理化知识包,上了一层薄薄的糖衣。

617071
《数理化通俗演义》梁衡著

一本可能改变你人生方向的书

181136
科学世界——数理化小知识

422334
梁衡 | 数理化通俗演义

《数理化通俗演义》是由著名作家梁衡编写的。这是一本从兴趣入手的软教材和知识拓展教材,采用的是中国特有的通俗文学体裁---章回小说,共有71回。作者以栩栩如生的事例、深入浅出的语言、旁征博引的叙述、章回小说的体裁,为枯燥的数理化知识包上了"一层薄薄的糖衣"。帮助学生建立对数理化学习的兴趣,为读者提供了一部难得的科普读物。作者尝试藉文学之力,引起大家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以章回小说的形式,推演自然科学的发展史,回回精彩,篇篇动人。播出时间:每日六点前定时更新。作者简介:梁衡, 19...

7123.9万
基础理化生

261382
搞定英语长难句

长难句是什么? 我学语文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听过? 为什么在英语里,要把中文表达时需要这么多句话说才能说清楚的东西放到一句里面? 曾经有个笑话,说有人问读书和不读书的区别是什么? 答,当你看到在晚霞中,一群鸟在天空中飞翔,这两类人反应是不同的。 不读书者:哇,鸟哇,好多鸟哇,好多好多鸟哇! 读书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在英语写作中,用不用长难句给英国美国人的感觉就和这是一样一样儿的。 看看下面的话,一个是简单句,一个是复杂句(还算不上长难句)。 I sit down on the couch,I pick up a book,the book is about history,and it is very interesting。 I sit down on the couch, picking up a very interesting book that is about history. 如果在书面表达,用上面两种方式,基本可以判断出这个人的英语写作水平。 英语书面表达和中文最大的区别之一就在于长难句,中国人最不适应的也是长难句,因为中国人不会这样说话和写作。有人会抱怨说,这么长的句子是人话吗?为啥不好好说?长难句常见吗?考过GRE的同学有的时候更加崩溃,常常出现一段就是一句话的情况,让人读到吐血不止。以为GRE是专门为了难为人才这么搞。其实在英文写作中,长难句太常见了,当然儿童读物例外,在高层次的出版物中,比比皆是。 只要阅读过原版书籍,就能有深刻的感触,在原版文献,原版报纸杂志中,长难句的出现概率非常的高。 随便从华盛顿邮报中找了一个头条的第一句话。 Congress voted late Monday to reopen the government after a three-day shutdown, sending President Trump a short-term spending bill that passed after Senate Republican leaders pledged to act on immigration policy next month. 主干:Congress voted; 语法:Congress(主语) voted(谓语) late Monday(时间状语) to reopen the government(目的状语) after a three-day shutdown(时间状语), sending President Trump a short-term spending bill(伴随状语) that passed after Senate Republican leaders pledged to act on immigration policy next month(定语从句). 翻译:国会在周一晚投票重开了已关闭三天的政府,向特朗普总统提供一份短期支出,这份短期支出在上议会共和党领导人发誓下月就移民方案采取行动后被通过。 一句话有30多个单词,在华盛顿邮报这个级别的报纸中经常出现,在英文文献,杂志等也是如此。 很多时候,我们总觉得英语不好理解,或者自己的表达不地道,究竟为何?那就是因为英语思维的不同,这个思维在简单句中体现并不大,比如,我是个男孩,I am a boy。这个是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在长难句的时候,这个区别就太大了,因为中文很少憋着一口气,写出这么长的句子,写着写着,几乎都忘了前面说的是啥。 请看这句话: 我吃饭; 这是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主谓宾,要按照英语的思路演变成长难句,就是这样的感觉: 在历经十个小时培训之后,饿的眼睛发绿的我正在急头白脸的吃着妈妈花了三个小时才准备好的营养极为丰富的美味佳肴,已经顾不上看那有趣的电视节目了。 翻译成英语,就是这样: Being insanly hungry after ten hours of training, I am devouring the deliscious and nutritional meal that has been prepared for three hours by mom, completely ingnoring the interesting TV program. 实际上表达了七句话的意思: 我已经培训了十个小时 我已经饿的眼睛发绿了; 我正在急头白脸的吃着妈妈做的饭; 妈妈花了三个小时才将饭做好; 饭很美味,很有营养; 电视节目很有趣; 我已经顾不上看电视节目了; 七句话放在一句里面说,不怕憋成猪肝脸。看看上面的中文长难句,觉得这个表达太费劲,太不正常,而看看对应的英语,这也就是英语书面表达的一个长难句而已,非常常见。 所以,总而言之,学长难句不容易,因为中英思维与写作习惯不同,但是学会了长难句,英语会更加地道。 还有一个小提示,在考试的阅读理解中,如果发现了长难句,一定要小心,基本上都是考点,因为简单句没什么要考的,复杂句才能考出来你的英语水平,所以一般都是出题点。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交流切磋,共同进步,中文是世界上最美丽,也是最难学的语言,能学好中文,就一定能学好英语!加油!

188184
中考英语

102.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