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初秋孟浩然朗读儿童版

诵读孟子,养浩然正气

熟读孟子,让你增三分雄辩之才,长七分浩然之气。

1084827
唐诗鉴赏 孟浩然卷

唐代著名田园山水派诗人,孟浩然的经典作品。

197004
诗仙的偶像——孟浩然的诗

2663.2万
誦讀《孟子》,養氣浩然

誦讀《孟子》,養氣浩然。孟子“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

1946723
孟浩然诗集 唐 春晓

唐代孟浩然诗集

124万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28.7万
与诸子登岘山 唐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唐代: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尚在 一作:字在)译文及注释译文世间的人和事更替变化,暑往寒来,时间流逝,形成了从古到今的 历史。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水落石出,鱼梁洲清浅;天寒木落,云梦泽广袤无边。晋人羊祜纪念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注释岘山:一名岘首山,在今湖北襄阳城以南。诸子:指诗人的几个朋友。代谢:交替变化。往来:旧的去,新的来。复登临:对羊祜曾登岘山而言。登临:登山观看。鱼梁:沙洲名,在襄阳鹿门山的沔水中。梦泽:云梦泽,古大泽,即今江汉平原。字:一作“尚”。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羊​祜​镇守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饮酒诗赋,有过江山依旧人事短暂的感伤。 

11万
风流天下|孟浩然文化研究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他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清淡自...

304.5万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 孟浩然

秋登兰山寄张五作者: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作品注释  万山:襄阳西北十里,又称方山、蔓山、汉皋山等。一作“兰山”,误。  张五:一作张子容,兄弟排行不对,张子容排行第八。  北山:万山在襄阳以北。  试:一作“始”。“心随”一句:又作“心飞逐鸟灭”、“心随飞雁灭”、“心随鸟飞灭”等。  薄暮:傍晚。  清秋:一作“清境”。  平沙:又作“沙行”。  舟:又作“洲”。[1]作品译文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赏析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开头四句,先点自悦,然后登山望张五;五、六两句点明秋天节气;七、八两句写登山望见山下之人;九、十两句,写远望所见;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希望。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张五名子容,隐居于襄阳岘山南约两里的白鹤山。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因登岘山对面的万山以望张五,并写诗寄意。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为孟诗代表作之一。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自然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细细品尝,够人玩味。  晋代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孟浩然这首诗开头两句就从陶诗脱化而来。  三四两句起,进入题意。“相望”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由思念而“登万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诗人的心啊,似乎也随鸿雁飞去,消逝在遥远的天际。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是写从山上四下眺望。天至薄暮,村人劳动一日,三三两两逐渐归来。他们有的行走于沙滩,有的坐歇于渡头。显示出人们的行动从容不迫,带有几分悠闲。再放眼向远处望去,一直看到“天边”,那天边的树看去细如荠菜,而那白色的沙洲,在黄昏的朦胧中却清晰可见,似乎蒙上了一层月色。  这四句诗是全篇精华所在。在这些描述中,作者既未着力刻画人物的动作,也未着力描写景物的色彩。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写来,是那样平淡,那样自然。既能显示出农村的静谧气氛,又能表现出自然界的优美景象。正如皮日休所谓:“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涵涵然有云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沈德潜评孟诗为“语淡而味终不薄”,这实为孟诗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这四句诗里,作者创造出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这同“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诗的意境,是颇为近似的。正所谓“每诵之,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这代表了孟诗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开端数句。既明点出“秋”字,更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从而显示出友情的真挚

15048
唐代 孟浩然诗词集|by安莲

唐代 孟浩然 诗词集by安莲 整理录制

6665
吕程经典诵读之孟浩然专辑

26594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 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唐代: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译文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韵译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注释山光:傍山的日影。池月:池边的月色。东上:从东面升起开轩:开窗。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恨:遗憾。感此:有感于此。中宵:整夜。劳:苦于。梦想:想念。

17538
读孟子|雄辩之才|浩然正气

读孟子,雄辩之才,浩然正气。一代亚圣孟子的雄才伟略,标柄史册!

622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487.8万
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和孟浩然

王维创作的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王维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孟浩然生于689年卒于740年,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

533977
浩然正气:孟子精读(全本105讲)

孟子精读,主要参考书《国学基本教材-孟子》(秋霞圃书院)、《孟子评传》(杨泽波)、《孟子直解》(徐洪兴)、《孟子解读》(梁涛)、《孟子读本》(钱逊)、《孟子译注》(杨伯峻)、《孟子注疏》(赵岐注 孙奭疏)、《黄侃经文句读》、《孟子通译》(...

10576.8万
2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创作背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

3391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注释  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在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最新一次修葺黄鹤楼,峻工于1985年。孟浩然:李白的好朋友。之:到达。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烟花: 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在碧蓝的天际消失。尽:没了,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陆游的《 入蜀记》云:“八月二十八日访黄鹤楼故址,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孤帆远映碧山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   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   辞:辞别。译文  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赏析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到扬州,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而扬州,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艺术效果。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扬州,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 ,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124.2万
名家朗诵丨孟浩然:江清月近人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是中华文明史上孕育出的两颗闪闪发光的明珠。诗歌发展到唐朝,开始进入了全盛时期,那个时候的诗坛真是群星璀璨,涌现出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一批伟大的诗人,他们的诗篇流传至今,仍是子孙后...

487049
孟恪朗读

381516
王维与孟浩然丨唐代风华-《山水田园派诗人-王孟》

唐朝山水田园派诗人挖王维和孟浩然的生平事迹和主要作品。文学经典的熏陶,提升孩子语文学习兴趣。有趣的学习形式,让孩子愿意主动学习语文。开阔视野,塑造品格,提升孩子文学欣赏能力。多年授课经验的教师线上录播上课形式,让学习更加便捷。

6264
浩然小朋友朗读专辑

10556
《孟子》儿童跟读版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

563625
孟子跟读-儿童版

作为一个七岁男孩的父亲,我的小孩在阅读习惯和识字量上受益于朗诵经典;如果大人能够在孩子三岁时就开始陪同朗诵经典,那孩子的成果更大,又是非常好亲子教育过程,一举多得。朗诵经典的好处:(1)记忆能力:儿童天生是记忆高手,通过有意识的培养,能背...

566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