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凉州曲儿童版


继《敦煌本纪》后,叶舟再次推出新作《凉州十八拍》(浙江文艺出版社)。这部小说篇幅长达百万字,分上中下三卷,故事时间跨越半个世纪,出场人物上百个,是一部十足的大部头作品。小说故事线索纷繁复杂,花开数朵、各表一枝,融革命历史、地方文化、经济...

《凉州往事》收录了作者21篇有关于凉州的随笔散文,主要表现了凉州从古到今的历史、杰出的典型历史人物、独特的地理位置导致的独有地域文化、凉州人的性格等。文章自然、从容、客观、冷静,含诗歌式意蕴、蕴小说式细节、显散文式笔法、现随笔式语言、意杂文式自由,是一本可以放在床头随意读的评论式随笔散文集。

《凉州往事》收录了作者21篇有关于凉州的随笔散文,主要表现了凉州从古到今的历史、杰出的典型历史人物、独特的地理位置导致的独有地域文化、凉州人的性格等。文章自然、从容、客观、冷静,含诗歌式意蕴、蕴小说式细节、显散文式笔法、现随笔式语言、意杂文式自由,是一本可以放在床头随意读的评论式随笔散文集。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 地址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票价描述 暂无 开放时间 其他 乘车信息 暂无

【内容简介】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末西北凉州境内古浪县的乡村。神秘的水家大院上演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三小姐水英英与仇家二公子仇家远私奔、水二爷给亡儿办阴婚、仇家远提出在青石岭种草药、药草的疯长引起疯狂的药品争夺战、何家二公子何树杨被...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 地址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关街公园路10号 票价描述 暂无 开放时间 全天 乘车信息 暂无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创作背景: 地域 凉州在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丝绸之路自东而西进入河西走廊和新疆的东大门。位于北纬36°29′~39°27′,东经101°49′~104°16′之间,南靠白银市、兰州市,西部隔祁连山与青海省省会西宁为邻,东接宁夏省会银川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北有新疆乌鲁木齐是新疆的东大门,东南距省城兰州市276公里,西北距金昌市74公里。武威市南北长326公里,东西宽204公里,总面积33238平方公里。 凉州地处黄土、青藏、蒙新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依次形成南部祁连山山地、中部走廊平原和北部荒漠三个地貌单元,海拔介于1020-4874米之间。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11] 西汉扬雄的《凉州箴》中如是说“黑水西河,横截属昆仑。邪指阊阖,画为雍垠。每在季主,常失厥绪。上帝不宁,命汉作凉。陇山以徂,列为西荒。南排劲越,北启强胡。并连属国,一护攸都。(《艺文类聚》六、《初学记》八、《古文苑》。案《初学记》八又把《雍州箴》割分此为《凉州箴》)。 注释: ①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即唐凉州都督府所在地(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②远上:远远向西望去。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河”一作“沙”,“远”一作“直”。 ③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④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1尺≈33.3333······厘米) ⑤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⑥何须:何必。 ⑦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⑧度:吹到过。 ⑨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⑩春风:某种温暖关怀或某种人间春意春象。 诗文解读: 被风卷起的黄沙,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 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曲子《折杨柳》呢?玉门关一代根本没有杨柳可折啊! 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很多小时候哼在嘴里的歌曲,往往只记住了前半部分。当再次把它们完整的唱出来,心里的童年一直都在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作者: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注释 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5.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6.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7.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赏析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点击专辑主播“萌萌小猪背古诗”,选择专辑“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童声朗诵”收听完整专辑!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不断更新中,坚持就是胜利!!!《凉州词》唐 · 王之涣...



【内容简介】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末西北凉州境内古浪县的乡村。神秘的水家大院上演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三小姐水英英与仇家二公子仇家远私奔、水二爷给亡儿办阴婚、仇家远提出在青石岭种草药、药草的疯长引起疯狂的药品争夺战、何家二公子何树杨被...


青山绿水,儿童歌曲与伴奏音乐


希望这些歌曲,能陪伴小朋友们度过一个美好的童年!


儿童歌曲,在带给宝宝快乐的同时也让自己回忆起儿时的岁月。优美的旋律不仅是孩子们的成长伴侣,也帮助每一个成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寻找远去的童真,为心灵留一方净土。 每一个宝贝都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从他们呱呱坠地那一刻起,爸爸妈妈便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爱,随着宝贝们一天天长大,好奇的他们需要了解这个世界,去感受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除了爸爸妈妈的日常教育,那些唱给孩子们听的儿童歌曲将整个世界呈现在孩子面前,深深影响着他们对社会的认知,成为孩子们的启蒙好老师,家长们的育儿好帮手。 儿童歌曲,清纯的旋律,稚嫩的歌声,帮你亲爱的宝贝健康成长,也帮你找回失落的童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