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国学朗读儿童版绝句

国学经典儿童版

读圣贤书,孩子用孩子自己喜欢的方式。

142.7万
中庸-儿童跟读-国学经典朗读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2427.7万
国学朗读

诵国学经典 修品格良知悟人生智慧 立天地之人

13845.5万
国学朗读

17846.2万
国学朗读

节目主题:汲取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智慧,从中领悟做人做事的道理,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学习。主播是谁:笑容可掬6460,一位教了二十几年书,带自己孩子读国学十二年的普通老师。适合谁听:喜欢读国学,带孩子一起听读的家长。主播的话:童蒙养正,善莫大焉!

953173
宋人绝句选

2741.9万
弟子规儿童版国学

《弟子规》共有1080个字,讲了108个规矩。记者发现,《〈弟子规〉新解》并未对原文内容进行删节,而是在其中渗入了现代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用鲁天龙的话说:“希望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学习,并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道德规范。”除原文、译文外,《〈弟子规〉新解》中增加了明理、链接、导行和活动平台四个板块的新内容。例如,《亲有疾药先尝》一节中,除直接解释原文含义外,教材还教学生如何从现代人的角度去理解。文中这样写道:“从子女有了生命那天起,父母就对子女百般呵护,衣、食...

32401.3万
儿童国学

3310
儿童国学

成语是深刻隽永言简意赅的语言方式,有趣的是,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意义深远的经典故事,是我国几千年来经过历史的积淀,凝结的智慧结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将讲述出来,能够帮助孩子了解历史、学习知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1391.2万
儿童国学

145504
儿童学国学-1

453.1万
儿童学国学-2

433700
儿童学国学-3

181399
山海经儿童版|经典国学

你想了解半人半兽古怪形象的玉矿物、罕见的参天大树、绚烂的神鸟、神秘的高山吗?开来听大人孩子都能听得懂的山海经,带领孩子沉浸式了解各种神兽、奇花异草、山神、异人等等各自的特点。让你在听故事中领略这部具有中国百科全书性质的上古奇书、中国创世...

1817.5万
诵读五言绝句

五言绝句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学习诵读最经典的五言绝句。

1136441
绝句<唐>杜甫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创作背景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

4578
五言/七言绝句

绝句产生于南北朝,成熟于唐代。绝句形式简短,音节和谐优美,韵味隽永,便于吟诵和记忆。每天几分钟,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48113.1万
青螺老师讲绝句

444780
少儿儿童国学启蒙故事 朗读者

少儿儿童国学启蒙故事 朗读者

397055
国学朗读之大学

国学读法: 1、请把上面那段录音每天都放给孩子听,连续放7天; 2、不需要解释,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会明白的; 3、要作为背景声音放给孩子听,无需孩子专注听,玩积木可以听,玩汽车可以听,玩滑板车也可以听; 4、不要总是考孩子,或者让孩子当众背诵; 5...

131.9万
绝句写过的爱情

  世上如果有绝句写过的爱情,你期待么?谷雨之后立夏之前,后弦全新弦式曲风力作《绝句写过的爱情》正式上线。这次他一改之前的编曲手法,完全采用轻快浪漫的流行RnB编曲来诠释中国风的内容。古今融合,令人耳目一新。歌曲旋律和节奏朗朗上口,却不乏诗句中藏着的情怀。《绝句》里的歌词运用了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的名诗句,串起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配上后弦的演绎,可谓画面感十足,后弦坦诚这首歌的灵感来自中国诗词大会,之前有空看了几集,受到小选手们的感染,忽然很喜欢读诗的味道。于是便有了重读古诗词...

1772
绝句 释志南

《绝句》是南宋僧人志南(法号)创作的诗词,出自《宋诗纪事》卷九三。表达了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作品原文 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jì)短篷, 杖藜(lí)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注释译文 译文一 我在参天古树的浓荫下,系了带篷的小船,拄着藜做的拐杖,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仿佛是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风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心旷神怡。 译文二 把小船系在参天古树的深阴里,我携了藜做的手杖,它扶持着我走到桥东。二月里杏花开放季节里的蒙蒙细雨沾了衣裳,似湿非湿,迎面而来拂动杨柳的风轻吹在脸上,没有丝毫寒意。 注释 短篷--带篷的小船。 杖藜(lí)--用藜做的拐杖。藜,植物名。 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 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 杨柳风--古人把应花期来的风,称为花信风,从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其中清明节尾期的花信是柳花,这时的风就叫柳花风,或称杨柳风。在这里引申为春风 作品鉴赏 这首绝美的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诗的首句说:"古木阴中系短篷。"短篷不就是小船吗? 老和尚原是乘小船沿溪水而来。诗人走到老树下感觉下雨,便戴上小草帽,继续过桥在细雨中欣赏前方美景。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 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桥东和桥西, 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 "杏花雨",早春的雨;"杨柳风", 早春的风。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于画意。 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的雨为"杏花雨", 与称夏初的雨为"黄梅雨",道理正好相同。"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初年,大诗人陆游已将杏花和春雨联系起来。 "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 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模之细腻。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 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 这是怎样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啊! 有人不免要想,老和尚这样兴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赏下去, 到他想起应该归去的时候,怕要体力不支,连藜杖也扶他不动了吧?不必多虑,那小船系在溪水边老树下,正待他解缆回寺呢。

42.1万
小小说(绝句)

21411
三字经儿童国学启蒙 幼儿全文朗读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三字一句,朗朗上口,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经典的国学儿童启蒙读物。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还在为宝宝早教困扰吗,

2955.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