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雍也第六儿童版跟读

《论语·雍也第六》

钟茂森博士的《论语讲记》,从儒释道多方面来阐释和解读,通俗易懂且见解不凡,值得您垂听。

893519
功夫哲学论语雍也第六

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2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4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281857
雍也第六——論語章句集註

馬培路老師主講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359181
《论语》雍也篇第六———成人

308917
陈昌文解读论语《雍也篇第六》

找我9021481加入此读书会,浸润身心、影响后代,学习一年

272794
《论语---雍也篇第六》诵读---君子吉

国学儒学经典诵读《论语雍也》篇。

302.8万
论语讲记-雍也篇

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2.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

301181
诗经儿童跟读版

各位听友好,本专辑跟读小朋友是在德国土生土长的中德混血小朋友,长期生活在德国,中文语言环境薄弱,发音和吐字还需要提高和学习,此录音仅是为了鼓励孩子们细水长流的坚持学习,并锻炼他们的专注力,之所以把它公开,是希望给正在带孩子们学习《诗经》...

5624.5万
儿童蒙学跟读版

国学很好!心向往之!

4829.5万
《论语》儿童跟读版

儿童跟读版《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的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

111751
《孟子》儿童跟读版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

563640
《论语》儿童跟读版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02.9万
《易经》儿童跟读版

6747.9万
孟子跟读-儿童版

作为一个七岁男孩的父亲,我的小孩在阅读习惯和识字量上受益于朗诵经典;如果大人能够在孩子三岁时就开始陪同朗诵经典,那孩子的成果更大,又是非常好亲子教育过程,一举多得。朗诵经典的好处:(1)记忆能力:儿童天生是记忆高手,通过有意识的培养,能背...

566349
《诗经》儿童跟读版

1139.1万
《中庸》儿童跟读版

274464
《孝经》儿童跟读版

0-13岁中华传统经典学习

193万
笠翁对韵儿童跟读版

31736.3万
《论语》儿童跟读版

读过《论语》的孩子,善常经商。

218.5万
《孟子》儿童跟读版

568970
《大学》儿童跟读版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

345.4万
《孟子》儿童跟读版

《孟子》,《四书 》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所作。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

5657.5万
《论语》儿童跟读版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

21556.8万
《中庸》儿童跟读版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510.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