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儿童版刘巧儿



刘丽娟,1966年5月26日生。小时候一部《花为媒》电影将我带入了评剧世界!多年以来,新派艺术一直都是我追求的梦想!2017年4月15日,我有幸跪拜在了新派亲传弟子刘淑琴老师门下,成为了新派再传弟子!几年来,在恩师刘淑琴先生的教学指导下,我学习了《御...


评剧的前身是莲花落,流行于河北省东滦县、宝坻、迁安、三河等地农村。农民在逢年过节或上集、赶庙等活动中组织起来演唱,形式有 “单板” 和 “对口” 两种。

评剧

流行于华北、东北等地的地方戏曲剧种,最早产生于河北东部滦县一带,吸收了河北梆子、京剧等艺术成就。早期叫“蹦蹦儿戏”,也叫“落子”。


评剧,流传于中国北方,是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曾有观点认为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评剧有东路、西路之分,而以东路评剧为主。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表演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小女婿》、《...






刘秀荣,著名评剧旦角演员。她师承新凤霞,深得新派真传。她嗓音圆润、甜亮脆美,如小河流水,珠落玉盘;表演质朴自然、行腔气足神完;刻划人物鲜活生动、感人至深,在很好地继承新派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十六载风霜雨雪,只为了守候那个深刻心中的身影。当你携新妻荣归故里,是否还记得当年我也是乌发红颜,低吟浅笑?

弘扬戏曲文化传播正能量


评剧是中国京东唐山的传统戏剧。评剧特点是念白和唱词口语化,吸收河北梆子、京剧的一些表演方式和音乐元素,同时也受到唐山皮影戏音乐的影响,因政治因素而改换的新名称“平剧”,后成兆才建议把“平腔梆子”的简称改为“评剧”、“评戏”,这个名称就此...



评剧欣赏,年轻人更应该欣赏的传统文化,珍惜传统、重视传承。


主要演员:刘洛含、李宣捷、庄玉生、王馨苹、息玉辰、刘飞、王群、盛跃。《凤还巢》是评剧花派代表剧目,几十年来久演不衰,为了将艺术传承下去,小花玉兰传授给自己的爱徒:优秀青年演员刘洛含,她嗓音甜美扮相俊俏,颇有小花玉兰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