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劝学全文朗诵儿童版

三字经全文朗诵

《三字经》三三成句,简练易读又内容丰富,包含四书五经诸子、历史朝代更迭、古人勤学故事等等,被称为“蒙学之冠”。“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你会背《三字经》吗?你知道每一句的含义吗?让我们一起读《三字经》吧。

73.3万
道德经全文朗诵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老子五千文》。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老聃)著,《吕觉不二篇》汉高诱注释老子去国西游,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至经》五千言,即此书。旧题西汉河上公《老子章句》将其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

1111
帛书版《道德经》全文朗诵

帛书版《道德经》全文朗诵

814.7万
劝学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前一部分(第一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第二、三段),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         《劝学》全文的中心思想是:一、 学...

310万
劝学

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段说明正确的学习态度...

22385
劝学

《劝学篇》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的著作《荀子》的第一篇。本篇旨在劝勉人们勤奋学习,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 《劝学篇》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和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文中将“ 礼”作为学习的...

732361
劝学诗

开学季 | 学习的人生最美丽!30首经典送给读书少年古代的“劝学诗”,按其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六类:励志、勤学、惜时、方法、体会、乐趣。1、古人崇尚学习之道,为我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劝学诗词。这些劝学诗,凝聚了古人的教子智慧,其中的教育理念今天读来依然发人深省。学习无止境,及时当勉励。我们当多诵读这样的经典诗句,勉励自己在新学期勤学奋进。2、人的一生为什么读书?为什么努力?总是把道理说了一遍又一遍,但是,能把劝学说得如此饱含意蕴,能把读书描述得这么美,也就只有我们的古诗词啦!不如在新学期选一首这样的诗,做座右铭吧!3、苏轼曾说: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就是说只要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而自古以来,中国人把读书定义为最高尚的行为。苏轼曾说: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关于读书,先贤们留下许多诗作,其中,有关于读书的方法,有关于读书的心得,如果我们认真习学,将受益匪浅。

422.4万
大学中庸全文朗诵

分章读 整篇读

461.6万
《道德经》全文朗诵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373.7万
诗经 颂 全文朗诵

颂是《诗经》中三部分风、雅、颂的颂,它是贵族在宗庙中祭祀鬼神和赞美祖先、统治者功德的乐曲,共40篇,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其中周颂是周王室的宗庙祭祀诗,除了单纯歌颂祖先功德外,还有一部分于春夏之际向神祈求丰年或秋冬之际酬谢神的乐歌,从中可...

402640
三国演义-全文朗诵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

472731
《劝学》

623.5万
劝学篇

张之洞《劝学篇》

11450
诗经 大雅 全文朗诵

诗经大雅共三十一篇,是庙堂祭祀的乐章。内容以歌颂周朝先王功绩,记述周朝历史,以及政治、军事、祭祀等方面的活动为主。格调庄严肃穆,布局严整,读来颇具神韵。清诵是个人学习,分享给感兴趣的朋友。

317297
孙权劝学

272895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 【作者】司马光 【朝代】宋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注释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赏析 相关内容 该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因先前的史书已有较详细的记载,而又无新的史料可以补充,所以文章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改写的。文章篇幅小,仅119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 该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简说或不说。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则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

4113.9万
弟子规全文朗读儿童版 弟子规儿童版 弟子规诵读

《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它是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个...

613.1万
《大学》儿童全文诵读

《大学》儿童全文诵读。儿童诵读经典好处多多,通过开口诵读,加深记忆,学习经典。小作者诵读《大学》全文,在读中记、读中学。

131.5万
劝学篇 日

10624
《劝学》荀子

《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文章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阐明学习的重...

5723.2万
儿童朗诵

儿童学朗诵

546万
荀子·劝学篇

156.2万
学记师说劝学解

401370
张之洞劝学篇

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省沧州市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

274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