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弟子规文学演讲

弟子规

8301
弟子规

    《弟子规》作者李毓秀,字子潜,山西绛州人,清康熙年间秀才,以教书为生。李毓秀根据童蒙教育需要,结合教书实践,写成《训蒙文》。后经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     诵读者 黑过夜色,仅以崇敬之心,读诵经典,修习自身,方便自家孩子听诵...

115.5万
弟子规

《弟子规》以《论语·学而》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总纲要。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

107769
弟子规

中医世家孟晖

613.9万
弟子规

《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它是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个...

321286
弟子规

《弟子规》全文朗诵

5041.6万
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106158
弟子规

《论语》学而第一第六章 子曰:“弟子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397958
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七个部分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我们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与...

10329
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李毓秀于康熙年间所作的三言韵文。该作品的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爱,内分孝弟、谨信、亲仁、学文等篇,为便于吟诵,三字成句,琅琅上口,每一句讲述的都是至要的做人道德和规范。其体系出自《论语·学而篇》:“弟子...

542016
弟子规

《弟子规》是我国古代幼儿行为规范的范本,是根据儒家圣贤孔子的教诲编成的。该书是家喻户晓的蒙学读本,被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其影响之大、读者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问的秀才李毓秀。他根据自己的教...

534.9万
弟子规

阅读识字,修定养正

314.3万
弟子规

家,是我们感觉最温暖的地方,也是我们成长的第一站。《弟子规》是中国流传了三百多年的家庭教育宝典,代代相傅。这本书记录了长辈对晚辈充满爱的品德智慧教育。打开这本宝典,就像父母和祖辈给了我们一把金钥匙,让我们可以开启幸福美满的人生。

17638
弟子规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启蒙国学,儿童读《弟子规》可以培养道德启蒙哦。

23829
弟子规

17508
弟子规

一个人这一生只有两件事是最重要的:其一是孝养好父母,其二是教育好孩子。这两件事,都至关重要。其实这两件事又是一件事,就是经营家庭。换句话说,孩子教不好,父母会难过,家庭也不会幸福。所以说,如果一个人没有教育好孩子,也没有对父母尽孝道,即...

9341
弟子规

一个人这一生只有两件事是最重要的:其一是孝养好父母,其二是教育好孩子。这两件事,都至关重要。其实这两件事又是一件事,就是经营家庭。换句话说,孩子教不好,父母会难过,家庭也不会幸福。所以说,如果一个人没有教育好孩子,也没有对父母尽孝道,即...

411849
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的、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

8259
弟子规

2114
弟子规

182.4万
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 训蒙文 》,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 李毓秀 所作,其内容采用《 论语 》“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4311
弟子规

一天一遍其义自见

12514
弟子规

弟子规详细现代解说,学习传统文化从简单开始,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441万
弟子规

266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