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学思想史

完结了。自己做个小结,也算理理思路,希望没有白读。神权思想——商的鬼神思想——周的家族观念,这一段奠定了中国家族观念,信奉祖先,多神的思想。诸子百家(儒的个人修养仁义礼智信,政治复古周没有市场;道的无为,追求个人修养,不事讲学;法家讲求规则,切合实际,自王以下众生平等,所以才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之说,为儒家所吸收;墨家后期走入宗教式)西汉,东汉独尊儒术之后,依然在政治上采用儒表法里的统治,所以国家强大,但是思想上儒家抱残守缺,咬文嚼字没有新发展。魏晋南北朝,儒家不能治世,法家被认为苛刻不为世家所接受,于是转向出世的老庄,这期间佛教广为流传,带来了出世的新观念新思想,这期间民族的融合,思想上却以翻译佛经为多,思想上并无什么建树。隋唐,到这期间由于民族融合的缘故,加上中央政府财政强大,国家的军事实力大增,傲立世界。儒家入世思想开始反对佛家消极避世观念。五代十国至宋,儒家为了对抗佛教,开始形成新理论,理学,但是接受了佛家出世影响,越发的拘谨小气了,再无孔子以及两汉那种恢宏大气。自此以后,在理学影响之下,中国不复辉煌。元明清理学统治。民国各种思潮泛起,五四新文化运动首次将影响扩大到了知识阶层以外的商人,工人等,头一次使上下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增强。这一点,五四新文化运动居功至伟。常乃惪(1898—1947),字燕生。山西榆次人。毕业于北京高师,曾经在燕京大学,四川大学,齐鲁大学任教,并为中国青年党常委兼文化运动委员会主任。著作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1923年前后受荐至燕京大学教授中国史。1925年至1947年间先后出版了《社会学要指》,《中国民族小史》,《中国史小瞰》,《中国文化小史》,《中国思想小史》,《生物史观与社会》,《历史哲学论丛》等著作。他对中国古代历史总有特别的看法,这使得他的著作“常常与众不同”。在《中国思想小史》中,作者区分了“学术史”和“思想史”的不同。全书共有二十一章,不以“人”或“书”为章节,而以思潮和问题为章节,使内容浅近,简明,并且避免了将其写成“师徒传授的门户派别,以个人为中心的学者传记”的谱系。薄薄一册,不过数万言,却包含了很多特别的意味,可称作“中国思想史初探”。而且,作者极力把现代思想与古代思想连接起来,从古代一直叙述到当下。并用两章的篇幅来论述新文化运动,认为章士钊及甲寅杂志才是“培植这个新文化运动的种子的人”,而不是通常以为的陈独秀或胡适。《中国思想小史》193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此后多次再版。2005年,该书也被列入本社《蓬莱阁丛书》中,2009年,又被收入到《世纪文库》中。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年7月


《钱穆先生著作系列:中国思想史(新校本)》所述,起自春秋中晚期,下迄现代,共分四十四章,涵括了中国历代主要的思想家及其思想的要点,纲宗粗立,全部中国思想史的主要节目,已在其内。《钱穆先生著作系列:中国思想史(新校本)》限于篇幅,未能尽述思想史...

本书从剖析孔子仁学开始,提出中国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问题,认为血缘、心理、人道、人格为四大因素,孟、荀从内、外两方展升为光辉的个体人格和伟大的人类特征,而以实用理性、乐感文化为部精神。本书并以此贯穿论说了自先秦至明清的各种主要思潮、派...

本书在讲座的基础上写成,扼要介绍了从《尚书》到《文史道义》的数部中国史学名著,作者从学科史的角度,以点带面、提纲挈领地勾勒了中国史学的发生,发展,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从中西史学的比照中见出中国史学乃至中国思想和艺术的精神与大义。实为一本...

杨荣国先生的专著,出版于1954年5月。本书的梗概,是从殷周时代种族奴隶制社会开始,直至西周末以及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哲学思想的产生丶演变和分流。


这是一本让人一听,就能明白的中国思想史 。这是给研究生上《中国思想史》选修课的副产品。除了教材,还想听听其他大家的洞见。果然,钱穆用最简洁的语言,娓娓道来,让人豁然开朗!

题记:顾颉刚六十年代谈话录,可以看作是一个简单的史学入门教材,里面的观点和论断后来很多已经被推翻,不过可以看出民国年间史学研究的一套办法,里面提供的一些参考书也是有用的,只不过后来的史学研究已经不仅仅限于此了。本书针对的是对历史没有系统概念的知识分子,所以结论多,推论少,里面的一些民国掌故还是很有价值的。《中国史学入门》由顾颉刚的史学讲义整理而成,内容包括:中国民族史概要、经书、子书和战国古书、杂史、经学、汉学等。顾颉刚(1893-1980)历史学家,江苏...

我于1964年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师从白寿彝先生攻读中国史学史专业。时隔一年多,“文化大革命”开始,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也就中断了。当我重新开始学习、研究中国史学史时,已是20世纪70年代的最后二三年的事情了。我的研究兴趣在中国古代史学领...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 【内容简介】 《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是著名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的新作,其内容是《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游牧者的抉择》等著作的知识论基础。作者通过人类生态、本相/表...

你是否知道:“中国”一词在3000余年前出现时,指的是一座城;建造长城之所以劳民伤财,主要是因为粮食问题;太上皇听起来厉害,其实真正有实权的只有一位;中国历史,有太多谜团,探究事件背后的真相,其乐无穷。普通人觉得历史枯燥,是因为大多数的中国史课,只讲事件和现象,很少深究背后的关联与深层次原因。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将分享他几十年来学习、研究中国历史的心得体会,将专业、枯燥、孤立的历史,以通俗、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宏大的视角葛剑雄是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的著名专家。只有研究做得深,视野才会宏大,才能将贯穿中国历史的内容讲得通俗易懂:古代中国究竟有多大?行政区划是出于怎样的考量?历史上的大规模迁移浪潮有哪些,又是因何迁移?各个朝代的都城为何几经变化,甚至出现了两京并建?△深层的探寻我们今天看得到的所有历史,都是著史者有选择、有意识的记载,因此,发现记载背后的真相,尤为重要。学习历史,不能只看到发生了什么,还要思考背后的关联:唐朝长安是世界的中心吗?其实当时,还根本没有“世界”;中国古代战争多发活埋俘虏?主要因为粮食供应困难;刘邦夺天下时与百姓“约法三章”?宣传是它的主要作用;△小人物,小事情如果将历史拆解,最小的单位一定是人。读懂了某一时期的人,也就懂了时代的特点:为什么只有海瑞一位清官?朝堂需要实干家多过道德典范;王二没有官职却权势近乎省长?吏统官是清朝的普遍现象;自称祖籍是南雄珠玑巷的移民,其实大部分是给自己贴金?适合谁听①历史、文化爱好者②不满足于简单看表现的求知者③敬重名家、渴望真实的前行者④想要扩展知识边界的任何人你将获得①构建立体的古代中国模型②思考事件背后深层次原因的能力③入门高门槛学科“历史地理学”④能够以“变化”的视角审视现象



熊逸说中国思想史包括:逍遥游,思辨的禅趣和道可道三本书。1、逍遥游 : 当《庄子》遭遇现实——如果你渴望洒脱自由的人生,就应该拥有这本书。2、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向我们展示一个和普通人心目中迥然不同的佛学世界。3、道可道 : ...

系统了解中国社会思想史产生与发展的总体线索。对中国各历史时期、朝代的主要社会思想和重要人物的社会思想观进行介绍。

中国书法思想史

晚清时期埋下了近代中国苦难的种子,而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的西方列强又是如何认识和看待晚清政府和中国社会的呢?从这套西方权威史学著作可以看到,中国之外的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哪些方面更客观、科学,哪些方面更直接、毫不隐晦,哪些方面带有偏...

官方福利 现在起添加福利小助手【xmly316】即可获得:1、折扣课程抢先知第一时间掌握课程活动攻略,享全网最低价2、赠学习资料赠10W+爸妈都在学的育儿大咖课和干货资料包3、送实物好礼每个社群第88、188、288位入群者,送实体书籍4、享花式福利日常成语接...

《白寿彝与20世纪中国史学》是一部论述白寿彝史学成就及其在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中的地位的论集。主要内容包含:一、对白寿彝在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中之地位的总的评价;二、综论白寿彝的史学思想、治学道路和史学成就;三、阐述白寿彝在中国通史领域的研究...

从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的资料中筛选并概括出了中国人学思想史的内容,涵盖了中国各个时期的主要人学思想。全书分为3编15章。每编各5章。第一编中国人学思想的产生与形成,主要阐述先秦诸子的人学思想;第二编中国人学思想的拓展与流变,主要阐述汉唐时期儒...


《中国思想史》是台湾地区著名学者韦政通的代表作之一,作为一本中国思想通史,作者不仅详尽阐述了从先秦至明清时期中国思想界各种学术思想的发展历程,而且,作为《中国思想史》的独特之处,作者以各个时代盛行的学术流派为主线来向读者展现数千年恢弘深刻的思想卷轴 从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在中国统治地位的确立 从魏晋时期玄学的兴起到唐朝佛学的鼎盛发展,最后到儒学复兴的过程,让人不至于陷入卷帙浩繁的思想史而不知所向。与此同时作者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来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