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罚金刑研究

刑事庭审制度研究

刑事庭审制度建设有待改进与完善

17596
刑事笔录类证据研究

刑事笔录类证据,在这方土地,几成洪水猛兽,不断地伤及无辜……其实都是公权力横行无忌之表现与表征矣……

276
刑事证据规则研究

十三章大十六开349页,全面论述了刑事证据规则的基本问题

71021.7万
刑事诉讼生态化研究

刑事诉讼生态化研究是历史的必然,更是研究主体视野拓展的喜讯,尤其是文明进程的趋势和正确行使刑事追诉权的客观要求

12443
刑罚正当性根据研究

刑罚正当性问题是刑法学中最根本的问题,没有之一。

622192
刑事裁判思维模式研究

刑事裁判思维模式研究是最重要又最富有挑战性的饶有趣味的

1979299
刑事诉讼监督权研究

本书以强化权力监督制约为反向,紧扣刑事司法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以刑事诉讼监督权的合理配置为切入点,深刻诠释检察机关行使刑事诉讼监督权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功能,对刑事诉讼监督权的优化配置、职能运行、体制机制、路径改革等基本问题进行了理性研判和...

257
京都刑事辩护研究中心

京都刑事辩护研究中心“名师讲座”系列线上直播:第一辑从3月28日至4月30日第二辑从5月16日至7月25日第三辑从9月 5日至11月14日每期一个精选主题,让您轻松攻破刑辨实务中的疑难杂症。此次线上讲座特别邀请知名学者、行业大咖及领军人物与大家在线进行多层次、全面化、系统化的交流学习。 

357.5万
刑事证据调查行为研究

刑事证据调查行为,作为一种特殊原因和特定情境中的行为,异常需要深入系统的研究

10452
缓刑适用实质要件研究

规范适用缓刑,关键在于缓刑实质要件的操作化;科学适用缓刑,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再犯规律。本书认为:“犯罪情节较轻”应解释为“(再)犯罪(危险性)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应解释为行为人犯罪后有体现再犯可能性小的情节;“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应解释为行为人自身及犯罪前情节表明行为人再犯可能性较小;“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应解释为宣告缓刑不会威胁被害方、证人、邻居、社区的利益,且行为人具备合适的社区矫正条件。据此示范性研制的由罪中、罪后、罪人、环境四个维度25个指标构成的缓刑适用再犯危险评估量表,效度表现良好,能够与裁判文书大数据反映的再犯规律相印证,为规范、科学适用缓刑提供了一种融通方案。值得大力推广,应当广泛运用之。

10407
罗烽白朗研究I文学研究

巫晓燕,女,生于1973年,辽宁沈阳人。2005年于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文学博士,教授、硕士导师。中国当代文学学会会员、辽宁省理论家协会会员、辽宁省鲁迅研究会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近年来在《山东文学》《当代作家评论...

712745
刑法与行政法关联问题研究

本律师以为刑法与行政法关联问题研究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刑法与民法关联问题研究

7321
中国刑事司法决策机制研究

刑事司法过程中的决策,本来就是一种特殊的公共选择,在咱中国尤其如此

6269
笑的研究

5117
《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二研究)

443282
刑事庭审证据调查程序研究

刑事庭审证据调查程序,绝不仅仅只是一个程序问题而已……

4962万
刑事侦查的正当性问题研究

本书主要从主体、程序及其理论依据和立法实践方面对刑事侦查的正当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讨

2121万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研究

刑事诉讼法其实是最需要解释的一种法律规范,但是吧,我国偏偏最稀缺的就是刑事诉讼法解释原理及其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尤其稀缺这样的自觉

9545
刑事诉讼法解释问题研究

刑事诉讼法解释知识与解释技能实乃我国法律人最極须却又最稀缺的智识资源

592726
刑事申诉检察理论与实务研究

221473
《逻辑研究》(第二卷第四研究)

第四研究 独立的与不独立的含义区别以及纯粹语法学的观念

151197
《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三研究)

关于整体与部分的研究

271807
《逻辑研究》(第二卷第六研究)

第六研究现象学的认识启蒙之要素。共分三篇:第一篇客体化的意向与充实。认识作为充实的综合以及综合的各个阶段;第二篇感性与知性;第三篇对引导性问题的澄清。

815692
《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五研究)

第五研究“关于意向体验及其内容”

514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