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方志敏

方志敏战斗的一生

《可爱的中国》方志敏

免费|少年方志敏|当代文学

可爱的中国(方志敏烈士狱中书简)

可爱的中国-方志敏的故事(红色经典)

吾有所爱,其名华夏——与方志敏穿越时空的对话

皖赣山区的冬雪寒冷刺骨,却掩盖不住满怀坚定信仰的革命先烈在这片热土上抛洒的赤诚鲜血。红十军团19师师长寻淮洲身先士卒,发起最后的冲锋,献出了自己22岁的年轻生命;而红十军团最高统帅方志敏,为掩护主力部队,以身诱敌,身陷囹圄。在狱中,面对敌人...

【作品简介】风雨飘摇的1840年之后,中华大地之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众多爱国志士,他们信念坚定,为心中所念不惜牺牲性命。多少人在十几二十岁最好的年华永远将生命定格。如今他们之所愿已成,我泱泱华夏傲然屹立东方,国壮军强,护我华夏人民免于战乱流...

凌升(1886年-1936年4月),又名福贤,字云志,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索伦右翼正黄旗(鄂温克族自治旗)人,达斡尔族,莫日登氏。呼伦贝尔副都统贵福之子。其先祖明信阿于嘉庆八年(1803年)奉命从戍,由布特哈地区到呼伦贝尔,任厄鲁特旗总管;其父贵福,亦任厄鲁特旗总管、呼伦贝尔副都统。凌升幼年随父学习满文,稍长入呼伦贝尔官立初、高级小学学习汉文,又入呼伦贝尔蒙旗中学。他聪颖好学,成绩优良,精通满、汉两种文字。 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外蒙古”的“自治”失去依靠。在这种情况下,凌升等人顺应潮流,识大体,于1920年1月6日呈请东北当局并转请中央政府,取消“特别区域”,废除《中俄会订呼伦贝尔条件》。同年2月,呼伦贝尔地区恢复民治,设善后督办公署,同时,仍保留副都统署,专辖蒙旗事务。由于凌升的卓越才干和突出的政绩,使他逐渐成为呼伦贝尔地区的重要代表,亦引起有关方面对他的重视。《 呼伦贝尔志略》称他“志量豪迈,英风伟略, 冠绝一时”。1920年以后,他先后任呼伦贝尔善后督办公署咨议、黑龙江省督军公署咨议、全蒙联合总会副会长、北京政府参议,并被封为辅国公。 凌升自担任上述职务以后,强调民族及地区特点,主张重牧轻农方针。他建议东北地方当局采取措施,约束关内大批农民无节制地移入这一地区,制止军警廉价征购大批役畜和畜产品。为防止匪患,减少当地驻军对牧区的扰乱,减轻苛捐杂税,他经常奔走于海拉尔与齐齐哈尔之间,为稳定这一地区做出了贡献。这一期间,他又先后任蒙疆经略使顾问、东北保安委员会委员、东北保安总司令部顾问等,1928年,又任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委员。 1929年,中东路事件发生,苏联红军进驻海拉尔,海拉尔成立地方治安维持会,凌升出任会长。这一事件解决后,苏军在撤退前与凌升商定:一旦苏日发生战争,呼伦贝尔应向苏靠拢。“满洲国”成立后,日方曾向凌升询问有无此事,被凌升一口否认。但此事引起了日方的注意。 1931年“9·18”事变发生后,凌升对即将成立的“满洲国”抱有幻想,参与“建国”活动,以为由此可以摆脱地方当局的统治和恢复昔日的副都统衙门,故作为呼伦贝尔地区的代表,随其父贵福赴旅顺,请溥仪出任“满洲国皇帝”。1932年3月,“满洲国”成立后,贵福任参议府特任官参议,凌升任兴安北分省省长。凌升对溥仪十分忠诚,也深受溥仪的信任。溥仪让其四妹与凌升之子色布精太订亲,并任命色布精太为宫内府侍卫官。 “满洲国”成立后,日本加紧其吞并我国东北的政策,从中央到地方的所有统治机构都委派掌握实权的日本官吏。这些人名义是“辅佐 者”,是副职,实际上都是发号施令者,是“太上皇”。凌升在逐渐看清日本人的本质后 ,把日本参事官和派来的副职当作陪衬和客人,有事愿商量就商量,不愿商量就不予理睬;不通过他批准的事,一律不承认;对日本人坚持己见,不唯命是从,甚至连关东军派驻海拉尔特务机关长的话也不听。因此,在日本人的眼里,他是“不老实的 人”。 日本在加紧推行政治统治的同时,为拢络人心和进行奴化教育,曾于1932年10月组织伪满政权的官员到日本观光并参拜各地的“天照大神”神社,凌升以其是日本人的神社而拒绝参拜。当伪满政权的官员纷纷将自己的子女送往日本留学时,他又让自己唯一的儿子—— 时在长春“满洲国”宫内府任侍卫官的色布精太退职,送往哈尔滨铁路政法大学学习俄语。 1935年6月,以伪满为一方,以蒙古为另一方的“满洲里会议”召开,会议的主题是讨论“ 哈拉哈庙归属问题”。凌升作为伪满一方的首席代表出席了会议。但是,他却没有自由发言权,发言内容需由名为代表实为日本特务机关长的斋藤正锐决定。凌升对此极为不满,提出异议并与斋藤发生争辩。日本原企图通过凌升窥探蒙方动态,进而拉拢蒙方代表,却因他如此态度而不达目的,指责凌升不为日“ 满”效力,心无诚意。 1936年3月,伪满在新京(长春)召开兴安四省省长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针对日本帝国主义对“满洲国”的“国策”,凌升进行了猛 烈抨击:反对日本从其内地向兴安四省派开拓团的移民计划;不同意将日语做“满洲国”的“国语”;反对日本官吏把持蒙旗实权;反对把内蒙古东部地区划为兴安四省。由于言词尖锐,道理切中要害,弄得主持和指导会议的日本官员不知所措,怒不可遏。他们当然不会接受,也无法忍受凌升对日本侵略者的“满洲国”既定“国策”的攻击,加之凌升过去的一些种种表现,已经引起他们的不满,如果任其下去后果将非常严重。因此,日本军方下决心搬除其推行殖民政策的绊脚石。为防止地方势力即主要是凌升部下和兴安北省少数民族的反抗,在会议期间,即3月下旬,日本军方开始在海拉尔、南屯、西屯 和莫和尔图等地戒严,由日本特务机关和宪兵逮捕凌升的亲信及部下,先后拘捕20余人,其中主要有:兴安北省警备军上校参谋长福龄( 凌升胞弟,字松亭,达斡尔族,生于1889年),兴安北省警务厅厅长春德(凌升妹夫,字子馨,达斡尔族,敖拉哈拉,生于1894年),新巴尔虎右翼旗警务保长拉玛迪,新巴尔虎左翼旗警务课长春海,兴安北省警务厅警尉倭信泰(达斡尔族,敖拉哈拉),兴安北省警备军骑兵第七团上尉团副沙德勒图(达斡尔族,郭博勒哈拉,事前驻防与满蒙边境)、,兴安北省公署总务厅长荣安、总务课长双海、会计课长葆定、地方课长倭格吉布,海拉尔市政管理处长德春,索伦旗长恩明、行政课长额尔很巴雅尔等。3月29日,凌升由新京返回海拉尔,下车后即被日本宪兵以“ 通苏通蒙被疑者”名义逮捕,一同被捕的还有他的秘书官兼日语翻译华林泰(福明泰胞弟,字泽吾,达斡尔族,敖拉哈拉,生于1898年)。 凌升等人被捕后,在海拉尔日本宪兵队队部受到严刑拷打,但他们谁也没有承认日本人所罗列的罪状,没有供出任何“通苏通蒙”的 事实,也没有连累其他人。在拷问中,凌升一人承担责任,说:“别人无罪,都是我一人担当,不要牵涉别人”。4月12日,凌升等6人被移送新京(长春),在军事法庭上,他们仍未承认任何罪行。4月14日,凌升等人被褫夺勋章与纪念章。日本关东军司令部遂于4月19日发布《凌 升等通苏通蒙公报》,判处凌升等人死刑。4月24日,凌升、福龄、春德、华林泰等4人在新京 南岭惨遭杀害。沙德勒图、倭信泰两人被分别判处15 年、13年徒刑——后死于抚顺监狱中(年仅21岁、26岁),其他人则在被监禁几个月后被革职 、停职。

1856年发生的李文学起义是中国云南近代史上伟大的农民革命。李文学起义时期所控制的广大地区流传着许许多多动人的李文学起义故事,这些故事全方位,宽领域反映了农民革命带来的新生活,新气象,歌颂了李文学及其将领们以民为本,为民请命;不屈不挠,英勇...

内容简介:当我们翻开历史这本厚重的大书,在岁月长河的激荡回响里,一串串闪耀着璀璨光芒的名字跃然而出,他们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华夏大地的过往,也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他们就是我们的民族英雄。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并不总是...

张骞(约前164年-前114年) ,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故里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南2千米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 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西汉建元二年(前139年),奉...

张骞(约前164年-前114年) ,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故里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南2千米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 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西汉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大汉帝都长安出发,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 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男,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 ,西汉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及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同父异母兄长。 霍去病十八岁为剽姚校尉,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冠军侯。...

杨靖宇(1905年2月13日-1940年2月23日)(一说出生日期为1905年2月26日),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郑成功(1624.08.28-1662.06.23) ,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改名朱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 有《延平王集》行世。郑成功死后,台湾民间陆续建立庙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为重要。


山西,这片古老的土地,承载着华夏文明的深厚根基。从地方志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早在远古时期,这里就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山西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尧、舜、禹都曾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足迹。这里诞生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如关羽的忠勇仁义,至今仍被...

弘扬巴蜀文化 传播四川声音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主播为您讲述地方志中的巴蜀文化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入缅对日作战部队,亦称“中国赴缅远征军”、“中国援缅远征军”。1941年12月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编成,远征军受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中将和罗卓英司令长官指挥。该军由第5、第6...

给孩子的中国古典名著漫画,能够带孩子们畅游中国古代历史,让孩子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学习经典文化。 南宋年间,黄河决堤,岳飞之母带着出生仅三天的岳飞逃到了麒麟村。长大成人的岳飞拜周侗为师,并与王贵、汤怀、张显、牛皋等人结为兄弟,众人一同参军,抗...

《岳飞传》版本多多,这是小说家还珠楼主最重要的小说之一。全书二十回,讲述了岳飞从一个贫家之子成长为一代名将,最后含冤屈死的悲壮生平。书中贯穿岳飞一生的主线如拜周侗为师的曲折,大战仇敌的紧张,抗击金兵的智勇,剿灭群盗的恩威并施,都描写得大...

【四川方志微讲堂】取自“四川方志大讲堂•方志文化高校行”活动,四川省地方志宣讲队成员宣讲内容,选粹进行精心剪辑成短视频,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出品。

赵一曼烈士出生于宜宾县(现宜宾市叙州区)这片英雄的的热土,书籍形象深动地记述了赵一曼成长的艰辛历程和进行革命活动、参与反满抗日斗争的英雄事迹,再现了她“女界先锋”、“女中模范”的英雄形象,突显了她不干屈辱、不怕牺牲、对党忠诚、气节高尚的...

在白山黑水之间有这样一个神奇的部落在大兴安岭的深处有一个被称为“山岭上”的民族寒风的呼啸,唤起民族的百年兴衰祭祀的火焰,将一段鄂伦春的红色记忆涌起当九一八的枪声还在卢沟桥的上空回荡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在这片曾经美丽的土地上任意践踏他们的野蛮...

方志远教授的精品讲座。

方志远教授与东楼小官人的对谈,对明朝历史的种种设想。

长春法考小镇2019年火热招生,微信电话13341597217 地址:长春市迅驰广场4号楼314室 2019年长春法考培训招生了~法考小镇长春分校师资:【民法】方志平.曹兴明 【刑法】方鹏 王晓伟【行政】李佳 黄文涛 黄韦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