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小读者之快乐精灵

<《寄小读者》是冰心1923至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共二十九篇,其中二十一篇是她赴美留学期间写成的,主要记述了海外的风光和奇闻异事,同时也抒发了她对祖国、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清新、自然、童真、温情是这部作品的风格。冰心还创作过不少描写童年生活和儿童心理的小说,小读者往往只关注作者的散文而忽略了她的小说。我社出版的《寄小读者》从作者的二十九篇通讯中精选了最适合少年儿童的十余篇,同时还收录了作者最著名的十余篇儿童小说。

《寄小读者》是冰心奶奶的经典之作,她用独特的视角,透过一个孩子的眼睛来展现成人的复杂世界。每一个章节都仿佛是一个小故事,让孩子们(甚至是我们这些“大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挑战和喜悦都得到了细致的描绘。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寄小读者》表达了对母爱、童真和大自然的歌颂,形成了以爱和美为基调的思想艺术特色。这部作品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经典,同时也是最优美、宁静的儿童散文名著,被誉为“...

《寄小读者》是冰心重要的代表作品,冰心女士也因此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冰心又分别发表了通讯集《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三部通讯集虽然发表的时间不同,但主题都是自然、童真。这样的主题恰好显现了冰心女士创作的...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经典

孩子是世间上“最神圣的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应该要好好被呵护,冰心以充满女性气质的清新细腻的笔法,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美。

作者简介: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寄小读者》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较早的儿童文学作品,冰心女士也因此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冰心又分别发表...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寄小读者》,是冰心女士在1923年-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共二十九篇,其中有二十一篇是她赴美留学期间写成的,主要记述了海外的风光和奇闻异事,同时也抒发了她对祖国、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寄小读者》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较早的儿童文学作品,冰心女士也因此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冰心女士又分别发表了通讯集《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三部通讯集虽然发表的时间不同,但主题都是自然、童真。这样的主题恰好显现了冰心女士创作的思想内核:爱的哲...


这是一部写给小朋友的散文集,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大家好,我是水中的翡翠。之所以做这个专辑,是喜欢这本书中的母爱、童心和大自然的歌颂与赞美。《寄小读者》被誉为“中国版《爱的教育》”。它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散文经典,同时也是最优美、...




这个栏目主要是想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大声朗读的行列,激发孩子对朗读的兴趣,让更多的孩子把自己大声朗读的课文、诗词、散文、英文、故事等展示给更多的人,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和阅读兴趣,打好语文基础。 朗读其实很简单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大声朗读让我们听到你的声音吧! “小小朗读者” 栏目参与条件 1、幼儿园至中学都可以参与(无任何费用),不限制具体年龄。 2、朗读内容:课文、诗词、散文、英文、各种故事等。 3、朗读基本条件:普通话朗读。尽量吐字清晰、没有错别字、齿音字,有感情大声朗读。 4、录制方法:可以用手机的录音功能录制,或者电脑外置话筒录制。录音环境尽量安静没有杂音,录制时注意要与话筒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喷麦效果不好。 5、节目时长:节目时长在1~5分钟即可。 6、上传方法:可以添加微信:13207699587 将录音文件发送过来, 或扫描下方“耳听捌方”微信二维码直接发送文件即可。 7、播出时间:符合条件的音频我们会在每周六、日两天播出。 片头介绍范例:大家好!我是XXX(姓名或昵称),今年几岁 ,今天我朗读的是XXXX(作品名称和作者)。

我们都有理由去做一些有仪式感的事情来捍卫你的梦想。 在姑苏古城的小巷深处,有个充满人情味与活力的地方——悦未来青年公社,小巷的不远处就是古胥门,这里,是苏州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朗读亭就在这里。 朗读亭的存在,正是因为我们坚信文字与声音的力量。那呼啸而过的青春与反复碾压的灵魂,你怎么舍得让他沉沦? 在这个嘈杂的世界里,愿你我能够拥有一个至纯至净的精神世界。

这是小朋友自己朗读儿歌练习普通话熟悉汉语表达的一个小集合。图文并茂,声情并茂,每天进步一点(▽)一起来朗读儿歌吧!



在这个大家都相顾无言低头看手机 的“娱乐”年代 阅读好像正在渐行渐远…… 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 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是展现生命 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 就是朗读者的初心 打开一本书,节选一段文字 把它朗读出来 看似简单的形式,其中包含无穷的故事 朗读者,未必是名人 而是有过经历的、具有内在底蕴的 真正“有故事”的人 尝试和孩子一起朗读吧 学会欣赏自己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