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史一考通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中华民族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都有许多值得我们总结和发扬光大的东西。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读史就要读出历史的真实,就要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到历史的发展之中。史学大师吕思勉(1884—1957)所著的《中国通史》(原名《白话本国史》)堪称与钱穆《国史大纲》双峰对峙史学...

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

吕思勉,字诚之,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家贫,12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研读史书。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中国通史(全集)》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璀璨,她不但铸就了而独特的中华民族文化,还饱含着丰厚而深邃的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内涵。是现代人类社会弥足珍责的精神文化财富。历史是枯燥的,我们让...

本节目一个朝代(或者重大时期)一集,从上古到清朝末年共20集。一集用6——8个故事,概括描述当期的主要事件、人物及社会、政治、科学、文化状态。听24个小时的故事即可通晓《中国通史》,是快速提升个人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老少咸宜的历史普及读物。 秦皇汉...

中国通史—中国人不可不读的经典历史读物,一部打通古今的简明中国史,了解人类发展进程,领略华夏灿烂文明,感受有温度的历史

傅乐成撰写的《中国通史》一书,在台湾史学界影响颇大,日本史学界评价他“为一不可忽视的史学家”。《中国通史》2010年在大陆首次出版,著名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写序推荐:“在中国通史之中,公认最好的一部作品。相对于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傅著并没有...

历史不仅关乎历史观、知识面、谈吐气质,更关乎人生观、眼界和格局。学习历史,就好比行走在悠悠几千年的历史长卷中,读故事、鉴人物、品智慧,自然能得丰收。

《中国通史》分上下编,上编是中国政治史,讲了中国历史大事及中国历史的演变,下编为中国文化史,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本书不仅对想了解中国历史大事的读者有用,而且对掌握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特...

《中国通史》是一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CCTV-6)共同监制的百集大型电视纪录片。该片再现了自中华文明起源到1911年时期的浩瀚历史图景,较全面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发生、发展过程,揭示历史发展趋势及规律。影片于2016年8月1日起在CCTV-...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曲折而厚重。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读史就要读出历史的真实,就要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到历史的发展之中。史学大师吕思勉(1884—1957)所著的《中国通史》(原名《白话本国史》)堪称与钱穆《国史大纲》双峰对峙史学...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 【内容简介】 本书从面世至今,不断再版,足以说明人们对吕先生和他以白话写通史的认可。对于这样一部经典之作,长处本无需赘述,可在此仍要强调一下本书的特点:我国历史上优秀的史学典籍本是不少,无...

根据资治通鉴,史记改编。

适合人群:6~20岁主播寄语:没有成功不了的人,只有不努力的人,永远别对自己失去自信,逼自己一把你才能看到最好的自己,用自己的实力配得上自己的野心,告诫自己要咬牙坚持,加油。经典情节:盘古开天辟地、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卧薪尝胆、揭竿而起、昭...


《中国通史》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文明发展史。从三皇五帝的古史传说到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从两汉经学、魏晋风度、唐诗宋词、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到明清小说,从丝绸之路的开辟到日本遣唐使来华访学,从马可·波罗游历中国到郑和七次下西洋,详尽地...

《中国通史(吕思勉文集)》是200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吕思勉。《中国通史》完成于一九三九年,分上、下两册,上册十八章,分门别类地叙述中国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内容包括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等十八类;下册三十六章,按时间顺序叙述中国政治的变革。

【内容简介】《中国通史》采用通鉴纲目与纪事本末相结合的体例,按照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节奏,分为概述和纪事两部分,对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进行科学地描述。力求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既不失宏观理性地把握历史,又能直接与古人和历史对话,将历史和现实直接沟通,形成生动的历史感悟。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其中有着君王或励精图,勤政爱民,或骄奢淫逸,歌舞升平的故事,有着志士贤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壮志,将士马革裹尸,生死难料的悲壮,文人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