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国佛教逻辑史

中国佛教演变史

3670.4万
中国佛教史详译|两汉至民国的佛教历史

本专辑以民国佛学教育大师蒋维乔的《中国佛教史》为蓝本,同时借鉴《高僧传》《续高僧传》《佛祖统计》《佛祖通载》等佛教古文献编辑而成,旨在为您呈现佛教自汉朝传入,至民国再兴的跌宕起伏之历史,全面还原了各朝各宗的渊源与发展、三武一宗等历史上惨...

1443576
中国佛教思想史稿

2752.6万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南怀瑾先生是学贯中西,精通儒释道三家的国学大师,对于中国道教的发展,有其独到的见解。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292333
中国佛教史:一部系统中国佛教通史丨蒋维乔著,一本了解中国佛教历史的基本读物丨人文国学丨佛教历史丨宗教文化

《中国佛教史》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近代教育家、佛教家蒋维乔居士在日本学者境野哲先生《支那佛教史纲》基础上撰写的一本从目录学角度探究佛教流变的优秀著作,对民国以后的中国佛教研究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堪称经典。特点为简要系统,不乏卓识;语言畅达...

2936万
中国佛教史专题研究

孙英刚  中国佛教史专题研究(2014-2015下学期)

151.1万
中国佛教史|AI电子书

【内容简介】 此书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近代教育家、佛教家蒋维乔在日本学者境野哲先生《支那佛教史纲》基础上撰写的著作,对民国以后的中国佛教研究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不失为一本了解中国佛教历史的基本读物。 【作者介绍】 作者:蒋维乔 【主播介绍】...

483474
中国历史的底层逻辑

纵观中国的历史,可谓其文明早熟的特征非常明显,但早熟之后的社会结构却因儒家文化的“内卷性”而维持了2000年固定不变。正是由于这两个根本的特点,导致中国长期无法兴起商业文明,也使得国家未能使用现代化手段管理,法治不能完善,从而现代化文明无法...

2993.6万
佛教史

如果有断章或者下架,请添加WX“jixihuangli”《佛教史》所记内容按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南传佛教、北传佛教(包括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展开,广泛涉及各教派和宗派的教义、经籍、人物、僧制、僧职等等,同时兼及佛教的节日、礼俗、典故、圣地、遗迹、建筑、...

5718.8万
佛教史

【内容简介】《佛教史》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佛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内容按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南传佛教、北传佛教(包括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展开,广泛涉及各教派和宗派的教义、经籍、人物、僧制、僧职等等,同时兼及佛教的节目、礼俗、典故...

1023.2万
中国佛教人物

924928
佛教与中国文化

41974
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介绍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分为五章,对古代印度的社会与宗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汉代至清代佛教的兴衰变迁;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的现状与思考;以及亚洲和欧美各国的佛教概况等,作了简明扼要的叙述。书末所附的《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乃是研...

431万
世界佛教通史《印度佛教》

24613.1万
中国汉传佛教礼仪

353987
同学系列之:《中国佛教史》初学

同学系列之:《中国佛教史》初学

303896
藏密佛教史

来自雪域高原的一位不寻常的学者,在世界很多国家都具有影响力。对藏传佛教研习甚深。为让更多人了解对人类有益的传统文化精髓,试图用现在方式向人们传递。三十多年来,利用空余时间互译汉藏典籍,其中部分书稿已出版成书。此外,还一直从事慈善事业,关...

201539
佛教历史

佛教的起源和早期发展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古印度,由悉达多·乔达摩(Siddhartha Gautama)创立,他在20岁时离开家庭,通过冥想和修行最终达到了觉悟,被尊称为“佛陀”,意为“觉者”。佛陀的教导主要集中在四圣谛和八正道上,旨在指导人们如何超...

387413万
佛教极简史

我们将从佛陀诞生的第一天,帮您梳理佛教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教派之间的分分合合的各个关系,最后为您呈现一幅影响我们中国中土气质佛教一大乘佛教的画卷。我相信,当你听完这一专栏后,再去寺庙,不仅仅就是烧个香磕个头那么简单了。你会发现你和佛是如此...

104.9万
佛教史概说

111.3万
二十世纪中国佛教

这是一部值得推荐的现代中国佛教史书。其所以值得推荐,具现于下列几项特质之上:(一)论点之多元与取材之丰赡。作者从‘佛教转型’问题,论述到‘佛学研究的成果与方法’,对二十世纪中国佛教作全面的,专题式的探讨。对史料的旁征博引、与论题之多元、深入,都令人有目不暇给之感。对史料的广泛取材,彰显的是作者负责任的著述态度;对论题的深入解析,则蕴含作者的史识与史才。这两项不可或缺的著述条件,本书都未令人失望。(二)全书对显密各宗有均衡的论断,对修持内涵也有相当篇幅的解析。本书论述的层面,涉及文化、社会、教义体系、及显密各宗的发展,此外又论及佛学与科学的融通、佛教转型、教团结构等问题。在宽广的论述领域之中,作者对修持问题的着墨,也应被视为本书之一大特色。书中所述的虚云、来果、月溪诸师之禅悟境界;居士禅之禅法;以及印心宗等内容,与坊间一般论述现代佛教之作品相比较,本书确实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三)如实观照历史、不预存成见。早期出自中国大陆学界的同类作品,常见的特色是惯用唯物史观来衡量所有宗教。对宗教往往忌言其是而但论其非。在这方面,本书全然改易此等态度。予人的印象是一洗先入为主的成见,而能以‘如实观照、不预存成见’的态度来陈述史实。(四)对佛教、民族与时代,都有一番关怀与感触。这是本书的重要特点之一。作者除了具足技术层面的丰赡学识之外,在字里行间还流露出另一层深意。他们(陈兵、邓子美二位教授)对中华民族怀有深情,对这一时代有深刻感触,对佛教则有诚挚的关心。因此,当他们在‘对百年佛教历程作理性总结’之时,文笔中仍然掩不住内心的关怀与感触。比较起某些对时代冷漠、对佛教发展毫不关心的研究著作而言,本书显然有较高的可读性。

1871.6万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72万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佛教传入中国已两千多年,早已与中国文化水乳交融,你是否了解佛教?一起来聆听《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带你一起从多个方面了解认识佛教:哲学、文学、艺术、民俗与道德,人生幸福以及空性的智慧。

167035
《中国汉传佛教礼仪》

357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