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哀婉小说

《雪国》是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其间描绘的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达到极致,令人怦然心动,又惆怅不已。作品中唯美的意象描写融入至人物情感的表达之中,往往带着淡淡的哀思,表现了川端康成的物哀思想。


川端康成(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1899年6月14日~1972年4月16日),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 [1] 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 亚洲第三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川端康成(1899—1972),享誉世界的日本文学泰斗,新感觉派作家、文学批评家,日本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活跃于大正至昭和年间。他的作品融东西方文学之长,风格独树一帜、笔触细腻静雅、基调悲美深沉,展现了人心的绝望与执着、生命的徒劳与挣扎,极具魔...

《古都》是川端康成的中篇小说,1961年10月1962年1月在《朝日新闻》连载,1962年1月出版。这部作品是川端康成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作品之一,另外两部作品是《雪国》与《千只鹤》。《古都》共分为九个章节,分别为春花、尼姑庵与格子门、和服街、...

古都,川端康成,1968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感受敏锐文字优美清新。


《千只鹤》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中篇小说,作品发表于1952年,主要讲述的是一段涉及两代人的畸恋故事,表现了爱与道德的冲突,同时对日式风物与心理的刻画也十分细腻,“字里行间仿佛有洁白的千只鹤在晚霞中翩翩飞舞。”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千只鹤》占...


信吾是本书的中心人物,一个生活在回忆中的略带痛苦的老者,书中多次写到他做的各种各样奇怪的梦,看似杂乱无序,却正为反映他现实中真实的生活状况。通过信吾这条主线,作者向我们展现了二战之后日本普通民众的生活现状:信吾之女与其丈夫感情破裂,被迫...



《舞姬》是川端康成创作于1950—1951年的作品。小说是以舞蹈家波子和她丈夫矢木、女儿舞蹈演员品子和儿子高男这个家庭为主线开始的。舞蹈家波子嫁给矢木后,渐渐的离开了舞台,转为教育工作。后来日本战败,波子不得不变卖家当来维持家庭的生计。波子在一...

土生土长的东京人敬子中年丧夫,却依然热爱生活,积极阳光地与一双儿女生活,因缘际会认识了俊三和他的女儿弓子。俊三的妻子因病长年在外地疗养,在战后的环境下,敬子、俊三和三个性格迥异的孩子便组成了一个奇怪的家庭。敬子的生意越来越 好,她不但撑起...

川端康成长篇小说。小说以日本茶道中一年一度的“光悦茶会”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松子在一年之间的人生变迁。松子的母亲与年轻情人私奔,只剩松子和年老的父亲相依为命。母亲私奔后境遇并不好,父亲嘴上难以原谅母亲,却在意外目睹母亲的那一刻脑溢血发作...

川端康成于1968年获得诺贝为文学奖,是日本“新感觉派”领军人物,也是日本首位、亚洲第三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川端康成的小说一向都很美,可以说是“颜值”最高的小说之一。不仅于此,日本文学素有“物哀”的属性,这种特质在川端康成...

录播始于2024.2.18日,共计19.3万字

与女儿聊天,阅读量尚且不错的她居然 不知道川端康成。我想,是因为她错过了山口百惠——与她一样大时,那是我唯一的异国偶像。她的电影处女作《伊豆的舞女》是根据川端康成同名小说改编的,而她主演的最后一部电影 《古都》,同样改编自川端康成的...

故事在寂静中开始,在寂静中结束,营造了一个浓重的凄凉的意境。

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者,亦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作品,表现了更深层心理和人性更幽深处的秘密。

《雪国》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也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作品之一。这部小说中充满了雪的意象,既象征纯洁和美丽,也象征寒冷和孤独,反映了人物的心境和命运。

我们终其一生,独自前行。寻找爱,也被爱找寻。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永远孤独的文学旅行者川端康成“不被遗忘的传世之作” 真挚的情感书写!

《千只鹤》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中篇小说,作品发表于1952年,主要讲述的是一段涉及两代人的畸恋故事,表现了爱与道德的冲突,同时对日式风物与心理的刻画也十分细腻,“字里行间仿佛有洁白的千只鹤在晚霞中翩翩飞舞。”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千只鹤》占...

《古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川端康成运用清淡、细腻的笔触,叙述了千重子和苗子这对孪生姐妹的悲欢离合,以及人世的寂寥之感。作者把自己的关注、同情与哀叹,都给予她们,写了她们的辛酸身世和纯洁爱情,还写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