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泡脚验方


中医博大精深,几味药四两拨千斤,调理体质的同时收获健康!

知道为什么要泡脚吗? 脚是我们人的第二个心脏!树老根先老,人老脚先衰! 人的脚上有6大经络,66个穴位,72个反射区,7200个神经末梢。 泡脚是疏通微循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让血液流动从脚底到头部畅通,不让血液堵塞!一通百通,一堵百堵,排出寒湿...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也经常遇到这种烦人的小病困扰呢?现代人的策略,是“大病去医院,小病进药店”,事实上,小病可千万不能自己开方买药,更要去医院,找专业大夫问诊!那么问题来了,病痛很复杂,大夫怎么找?《日常百病小验方》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来!在这里,我们将告诉您: 一、 日常小病的基本防治常识。 二、 行医问诊中积累的小验方,小手法,方便实用。 三、 民间流传的偏方的去伪存真,辩证应用。 四、 中医养生的一些误区。


腹针处方 1、耳鸣 引气归元、腹四关、大横双 2、失眠 主穴:引气归元穴(中腕、下脘、气海、关元四穴组成)。 配穴:商曲(双)、滑肉门(双)、下风湿点(双)、气旁(双)。 操作方法:患者平卧位,带上眼罩,暴露腹部,上述输穴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避开毛孔及血管,将0.25mmx40mm规格的毫针通过针管迅速进入输穴皮下,针尖抵达预计的深度后,留针20分钟。 3、 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取腹穴中脘、下脘、双上风湿点,高热(体温>39℃)时加气海、关元针刺,病例均留针30—60分钟,留针期间可采用轻捻转、徐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的方法,针毕按进针顺序依次出针,起针过程中不提插不捻转; 提示腹针组退热效果优于中药组与西药组相当。结论 腹针疗法对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具有良好的退热效果,退热作用平稳而缓和。 4、无先兆偏头痛 处方:中脘、阴都或中脘梅花刺、阴都三角刺。辩证加减:血虚头痛加气海、天枢(双)。瘀血头痛加气海、关元、滑肉门(双)。针刺前首先明确无肝脾肿大等阳性体征再施治,患者取仰卧位,选用40一60mm长度的毫针,避开毛孔及血管、疤痕,施术分三步进行,即候气、 行气、催气。进针后停留3~5分钟为候气:3~5分钟后再捻转,使局部产生针感为行气:再隔5分钟行针1次,使之向四周或远端传导为催气。针法:直刺,快进针,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的手法,隔5min行针1次,留针30min,1次/d,10d/疗程,共2个疗程。




(薇信:2532866676)提供更多课程资料,高清视频 讲义 题


备考2025年


《老杜医生家族经典验方汇编》是老杜医生家族四代中医行医经验的总结!每一首方剂的组方,都有精妙之处!各位朋友从中可以看到老杜医生家族的治学严谨。体会老杜医生家族在中医上的造诣。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三期《奇效验方》



中医象思维是一种“弥纶天地之道”的思维模式,一种“智慧”式的思维方式,一种最具原创性及特色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阐述“医易同源”时,明代大医张景岳指出:“医不可以无易,易不可以无医,设能兼而有之,则易之变化出乎天,医之运用由乎我。运一寻...


零零医中药百科,弘扬和普及中药文化,每天带你认识一位中药!从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几个方面持续推出免费音频课程,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助力基层医生在中医药领域不断增进,应用到临床实践当中。

中药难记?没时间看视频?我们讲给你听!口袋备考学库,安卓教育为你提供全方位的备考方案!课程咨询可添加老师VX:sjazjy00...

中药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记载,古代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时代”大约相当于新石器时代。那时候,人们已经有了原始农业,对各中药种农作物和天然之物的性能逐步有所了解,对它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