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杂忆与杂写

山居杂忆/高诵芬

风土人情

211738
《启功杂忆》-鲍文清

作者鲍文清与启功先生交往二十多年,本书是她根据亲自采访记功了解的大量第一手材料写成的,介绍了她亲眼所见的记功鲜为人知的一面,他的家世、恩师、贤妻,他的劫难、病痛以及为人处事的个性。全书以朴实的文字,真实自然地记录了启功丰富的内心世界,他...

233.5万
牛棚杂忆(季羡林)

《牛棚杂忆》是1998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季羡林。该书讲述的不是仇恨的报复,而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见恶和善,丑和美,照见绝望和希望。

7256
《牛棚杂忆》季羡林

《牛棚杂忆》是一本季羡林先生对其在特殊时期生活经历的回忆录,他以自我调侃的笔调讲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见证了许多荒谬至极的事件……他将所经历的一切诚实地书写出来,尽量不带刺儿、不带气儿,眼瞪虚空,心悬诗中,在磨难愁苦中寻找生活乐趣,支撑自...

322713
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

343922
胡适杂忆 唐德刚

胡适是安徽人,哥大出身,北大成名。因而他对这三重背景都存有极深厚的温情主义,而且老而弥笃。事实上,胡先生晚年对唐德刚这一后辈,不拘形迹的教导与往还,与他这三大偏爱,亦不能说毫无关系。唐德刚先生凭自己的回忆和日记上的记录,对胡适一生牵惹到...

216284
《山居杂忆》读后记

一位旧时大家闺秀亲述生活经历。通过平实、细腻又充满温情的叙述把传统中国一隅展现在读者眼前。读后记则意欲拓印出其中传统文化的深深印记。

331451
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合刊

钱宾四先生年八十,追念亲恩,一九八二年,年八十八,又成师友杂忆一书。与大家共勉。

375979
牛棚杂忆(季羡林回忆录)

【内容简介】“一本用血换来的,和泪写成的小书我能够活着把它写出来,是我毕生的最大幸福。”—— 季羡林时期回忆录,弥足珍贵的亲历者史料。他以幽默甚至是调侃的笔调讲述自己“不幸遭遇”。作者希望本书带去的不是仇恨和报复,而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

26122.9万
山居杂忆—高诵芬,徐家祯著

大家闺秀用洗尽铅华的文字写尽了家族百年的沉浮悲喜“日子是流水,老人用心境洞穿了它,清澈如许”

531.5万
启功杂忆,用旁观人的角度看启功

用旁观人角度去看书法大师启功先生!

282095
现代版红楼梦-《山居杂忆》

一个大家闺秀的百年家族记忆,一部现代版的《红楼梦》。

815.7万
浮生杂忆(录书不易,欢迎赞助)

他是一个活庄子。天然恬淡,抱膝闲看,带着笑意,用孩子一样天真的眼睛。欢迎订阅主播L梁好H同名公众号,收听更多好声音。

508880
【免费】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钱穆|AI多播

《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的作者是钱穆。这本书是钱穆在八十岁高龄后写的回忆录,分为《八十忆双亲》和《师友杂忆》两部分。其中,《八十忆双亲》写于1974年,回忆了作者的双亲;《师友杂忆》写于1977-1982年间,回忆了作者的师友。钱穆(1895-1986)是中国...

1023291
【免费】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对双亲及师友等的回忆

热播剧同人原著《与凤行之相思媚蛊》《在暴雪时分之玄门娇》《神隐都市篇》《一听命中》《东方月初与涂山红红》经典文学《骆驼祥子》《城南旧事》钱氏以自学成名家,一生为学,兼涉四部,著作等身。《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为其80高龄后对双亲及师友等的...

1475918
【钱穆作品系列】|《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

钱穆(1895-1990)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北大、清华、西南联大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1年定居台湾。一九七四年,钱穆先生追念亲恩,成《八十忆双亲》一书,一九八二...

13502
知青私人词典——插队十年:里陂上村杂忆

白描式记录当时当地的民风民俗知青回忆录:私人的词典,集体的记忆和沉思《知青私人词典》记录了作者作为一名上海知青1969年至1979年在江西永丰县里陂上村十年的插队经历,文笔质朴流畅,态度平和宁静。该书白描式展现了当时当地的社会生活。既涉及插秧、...

4417万
岁月无痕人生有味|一位退休教师的杂忆杂文

时光流逝、年岁已老,人总觉得有些往事终身难忘,挥之不去。在《岁月无痕,人生有味一一我的杂忆杂文》中,你可以跟随作者的笔触,透过一件件往事,看到父母无私的爱,自己的成长经历,工作的失败与成功,身边的众生百相……一篇篇平淡如水的文章却透露出...

52232
《山居杂忆》(高诵芬 徐家祯著 花城出版社)

用一本书,盛放下家族故事,再读传统中国之温情记录。文字似无华之水,细节皆温情,处处是漫长岁月里人留下的痕迹。

563.3万
山居杂忆|旧时富贵人家的生活 | 百年家族记忆

一部《山居杂忆》,半生颠沛流离。故人远去,四时悲喜,山河动荡,匆匆百年。这是一位大家闺秀的百年家族记忆,一部传统中国的温情记录,堪称近代中国的《百年孤独》。文字似无华之水,细节皆温情,处处是漫长岁月留下的痕迹。老人书写平常人的平常事,包...

111860.9万
一些杂七杂八的回忆

杂七杂八的录音,只有和你们在一起才笑的最开心。

766.9万
大连生活杂忆全文 怀旧 童年 六十年代之市井生活

本书通过作者少儿时代耳闻目睹、印象深刻的经历,以贴近日常的视角,用图文形式重温大连旧事,描绘了大连地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动荡起伏的社会现状和简单淳朴的百姓市井生活场景,对那时大连的民风民俗,家庭学校街巷建筑等做了比较详尽形象的描述,希望...

856968
致草原 | 年代文 | 青春文学 | 知青杂忆合集

《致草原》一书是巴彦图嘎苏木北京知青在届临下乡 50 周年之际的一套知青杂忆合集,一个草原知青群体50年后的历史回望,可以将其视为一部北京知青进入草原的完整个案。

29110.3万
生活|更多的回忆-杂七杂八说

到了我这个年纪,该经历的都经历了,该品尝的也差不多知道滋味了,那么接下来要做点什么呢?留下点什么?记得父亲在时,写过一本蓝色封皮的回忆录,记录下来他从小到大的成长,其中有很多在三毛流浪记里可以看到的影子。他也经常会跟我讲这些心酸的故事,...

27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