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精神忧患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子居),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游说齐宋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在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时期,作为锐捷的思想家,孟子意识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建构了自己的学说。与孔子一样,他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而当时各个思想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游说各国诸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于各国君主之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孟子大约在45岁之前率领弟子出游各国。孟子第一次到齐国,是在齐威王(公元前356年至前320年)年间。当时匡章背着“不孝”的坏名声,孟子却“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 。到了齐国,孟子宣扬他的“仁政无敌” 主张,他在齐国很不得志,连威王赠送的“兼金一百”镒, 都没有接受,就离开齐国。 公元前329年左右,宋公子偃自立为君的时候,孟子到了宋国。他在宋国期间,滕文公还是世子,他去楚国经过宋国时见到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他从楚国回来又在宋国见到孟子。孟子说:“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意思是说,只要好好地学习“先王”,就可以把滕国治理好。不久,孟子接受了宋君馈赠的七十镒金,离开宋国,回到邹国。《梁惠王下》记载说,邹国同鲁国发生了冲突。邹穆公问孟子:“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回答说:“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他说,这就象曾子说的那样:你怎样对待人家,人家就将怎样回报你。现在,您的百姓可得到报复的机会了,您不要责备他们吧!“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滕定公死了,滕文公使然友两次到邹国来向孟子请教怎样办理丧事。滕文公嗣位,孟子便来到滕国。滕文公亲自向孟子请教治理国家的事情。孟子说:“民事不可缓也。”他认为人民有了固定产业收入,才有稳定的思想道德和社会秩序。而人民生活有了保障后,还必须对之进行“人伦”的教化。“人伦明於上,小民亲於下”。滕文公又派他的臣子毕战询问井田制的情况。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接着讲了一遍井田制。最后说,我说的是大概情况,您和您的国君参照着去做吧。 奔赴魏国 孟子看得很清楚,滕国的自身都难保,根本谈不上实行他的政治主张。他在梁惠王后元十五年(公元前320年),离开滕国到了魏国。这时,孟子已经五十三岁。惠王见到孟子就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最反对国君言利,所以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梁惠王对孟子说:“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梁惠王讲了一套施仁政于民的办法。他说,这样,就是用木棒也可以抗击拥有坚甲利兵的秦楚军队。梁惠王问的是怎样报复齐、秦、楚的具体办法,孟子回答的却是空泛的道理,当然得不到梁惠王的重视。孟子到魏国的第二年,梁惠王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梁襄王嗣位。孟子见到梁襄王,对他的印象很坏,说他不象个国君。这时,齐威王已死,宣王嗣位,孟子便离开魏国又到了齐国。 二度奔齐 孟子约于齐宣王二年(公元前318年)再游齐国,受到礼遇。齐宣王见到孟子就问:“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回答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齐宣王想效法齐桓公、晋文公图谋霸业;孟子的政治主张却是效法“先王”,实行“仁政”。他讲的“保民而王”、“制民之产”的道理,虽然注意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长久利益,但并非“富国强兵”的当务之急,从而被看成“守旧术,不知世务” 。 燕王哙因让国给燕相子之,引起燕国内乱。公元前314年,齐宣王乘机派兵伐燕,只用了五十天就大获全胜。齐宣王对孟子说:“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说:“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宣王不听,“燕人畔”。王曰:“吾甚慙于孟子。”孟子对齐宣王的进言很多,并未见用。他本来打算依靠齐宣王来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但齐宣王只是把他当作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来尊重,而不是想实现他那一套政治理想。孟子也看清楚了这一点,便准备回乡。齐宣王派人告诉孟子:“我欲中国(国都中)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 这实际上是把孟子当作一块招牌,博得尊贤重士的名声。 《公孙丑下》记,孟子离开齐国,在齐的边境昼地停留了三宿。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迟缓呢?他说:“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又有人说,“我看老夫子你似乎有不愉快的样子。”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我何为不豫哉?”他以历史循环理论的观点认为将要有“王者”兴起,来统一天下。他寄希望于齐宣王,企望在齐国有所作为,但愿望落空了,只得离开齐国。 再游宋国 齐楚曾经有合纵之约。秦使张仪以土地之利诱骗楚怀王与齐绝交。楚齐已经断交,楚也发觉见欺。公元前312年,楚大发兵与秦战,两次大败于秦。当秦楚正要交战的时刻,孟子从齐国到宋国去,在石丘遇到宋牼。《告子下》记,宋牼听到秦楚要打仗,准备去说秦、楚罢兵。孟子问宋牼,用什么宗旨去说秦、楚?宋牼说:“我将言其不利也。”孟子反对言“利”,主张讲“仁义”。他说:“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君臣、父子、兄弟终(尽)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他说:“先王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 孟子再游宋时,宋君偃早已自立为王。《滕文公下》记,孟子的弟子万章问:“宋,小国也。今将行王政,齐楚恶而伐之,则如之何?”孟子说,汤、武行王政,他们的征伐,是从水火中拯救百姓,诛杀残暴的君主,得到天下人的拥护,“而无敌于天下”。“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齐楚虽大,何畏焉?” 去宋赴鲁 不久,孟子便离开宋国到了鲁国。这时候正是鲁平公(约于公元前322年至前302年在位)将要使孟子的弟子乐正子为政。鲁平公将要去拜访孟子,因为他所宠爱的小臣臧仓说了孟子的坏话,而又改变了主意。乐正子把这件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孟子。孟子很有感慨地说:“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孟子这时已经六十几岁,便回到老家邹国,不再出游了。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 【内容简介】 本书以增强忧患意识为主题,从历史到现实、理论到实践、国内到靠前,特别是紧密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作了较为系统深入的阐述。书中论述了新时代增强忧患意识的战略考量,回溯了中华...
本书“高屋建瓴地回顾了西方人‘时代意识’的起源,分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精神原则,讨论了科技进步的文化前提及其对社会形态变迁的作用,讨论了民主政治与贵族理想之间的对立。全书以实存哲学式的反思作底线,描画了与西方社会现代化进程相伴随的精神文化的巨大震撼以及这种震撼留给当代西方人的困境。凡此种种,均探及西方文化的精神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内在冲突。”“该书虽然写于1930年,但是它对西方人在当代的精神状况及其所由形成的历史根源与广阔的现实社会生活背景所作的深刻而又生动入微的演述...
《论语》与时代精神经典课程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郭齐家教授主讲。本门课程首先概括介绍了《论语》的现实意义,然后着重列举了《论语》中的“学习”、“孝”、“仁”以及“教育”所具有的时代精神,最后明确了读《论语》的目的。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你将了解《论语》的时代精神,了解《论语》对我们当下的工作和生活的启发。
欢迎来到江鸟的读书频道这本《我们时代的精神症人格》是非常值得反复阅读的。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焦虑,隐藏在时代和竞争的缝隙中。压制着我们感受幸福的能力,和人类本该有的无限创造力。这本书可以解读我们的某些不愉快的情绪和行为。...
2011年央行发行了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金银纪念币,这是我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中第一套高校主题纪念币。之后2018年发行了中央美术学院建校100周年金银纪念币,2019年发行了南开大学建校100周年金银纪念币。2021年发行了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金银纪念币。何谓...
大家好,我是《安心书院》推荐:初中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朗读。我们正经历的时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朝阳时刻,我们感受到的万物美好又纯粹,眼睛里闪着光,血液里涌动着热情,而朗读,是探索世界的一条长梯,让我们爬过悬崖看看世界的另一端!
《生死场》暗喻了一个非人的隐秘主人公。它隐藏在芸芸众生的生命现象之下。在这片人和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的乡村土地上,死和生育同样频繁,显示了生命——群体生命目的的匮乏与群体生育(命)频繁繁衍的对立。 ...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 【内容简介】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位深思熟虑的政治家,在生命的尾声,回望国家、战争与和平的复杂交织。他洞察到,国家的力量源自暴力,战争与革命既是束缚也是新生的契机。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寻...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 【内容简介】 在广袤的乡村与繁华都市的交织中,张大力,一个平凡的农村青年,怀揣着对国家的深情厚意,勇敢地踏上了城市追梦之旅。面对生活的重重挑战与技术的壁垒,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从零开始,潜心学...
2020年“扬天府新韵·展少年英姿”系列活动之“弘扬劳模精神,争当时代先锋”主题征文比赛中获奖的作品。指导单位:成都市互联网文化协会主办单位:成都市本心书院
这是《缠中说禅》中的一节,全书以文言写就,将就大多数人的阅读,本章节先以文白相间示人。世间学问、实践,不离六识,绝大多数世间学问更是出自意识的 臆测,然后结构成种种体系,如痴人说梦,可笑可怜。马氏,于六识作活计中最通透之人,虽困于六识而不知,实非其过。东西哲人,能过其人者,古今觅之不可得也。 马克思非马克思主义者,这是老马的原话,确实是古今之大实话。世人多执马克思片言只语而捍卫他或攻击他,其实都不是真正明白 老马的人。老马,在六识寻活计中是集大成者,已到世间六识活计的极致,不通盘贯穿古今东西学问、实践,是无法和老马对话的,即使是列宁之类,也一样。
群众秩序形成了一种普遍的生活机器,这机器对于真正的人的生活世界是一种毁灭性的威胁。——雅斯贝尔斯 思想诞生于对社会大众关注的回应,越是让人困惑的年代,越需要相信思想的力量。每个专业领域都有可能有优秀的思想家。不同于学者专家,思想家更关心专业之外的社会现实。他们的深邃思考和批判精神,对于大众读者理解社会与人生不可或缺。 德国教授卡尔·雅斯贝尔斯在1931年创作的《时代的精神状况》一书,以实存哲学式的反思做底线,描绘了与...
【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新时代“铁人精神”代表的钢铁1205钻井队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该作品讲述了“铁人”王进喜带过的大庆钢铁1205钻井队,作为“铁人精神”的发源地,作为铁人钻井队,68 年来始终铭记党的恩情,转战南北,为国找油,创出了4 项世界纪录...
创业者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分裂者患者,他们双脚踏入创业的痛苦地狱,却时刻不忘紧抓互联网+的生机,非生既死的时代不容迟疑。李立恒、李健、门旭光等凭借BAT的行业经验,切入互联网+车保养、二手车、拼车等传统刚需行业,另有四位最强大脑嘉宾深度点评,看看互联网如何+出行 新的一轮网络财富波已经到来!您注意到了吗?很多宝妈,上班族 ,大学生,微商,传统生意老板等,通过互联网,一部手机运作短短一两个月就收入过万了,有些甚至更多,简单,方便,无风险,欢迎微信:15161238124 验证:咨询创业 机会从把握开始,把握从现在开始! 期待与您小相识! 前100名赠送:价值19800.00元新人心法营销学习礼包!
什么是真正的社群?哪些是有效社群?社群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社群思维可以为创业者解决哪些创业难题?给企业家怎样的启发?给投资人哪些投资方法论?给普通人的人生怎样的反思?本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当今时代,人类已经置身于一个技术化生存的世界之中,在一个技术已经“无所不能”的时代中,人类对其产生了巨大的依赖,但技术化已经带来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技术对人的控制和支配越来越明显,人的真性情正在逐渐被技术所吞噬。人类在科学技术面前越来越缺乏理性,而当人类面对如此的困境时,我们该何去何从?付岩认为,社群思维是人性化生存法则,是一种关乎生存、关于价值观的思维方式,它强调社群对于个人和企业的重要性。本书开创性地提出塑造魅力人格体是人生的根本任务,对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创业者尤其如此。在功能商业时代缓缓落幕,精神商业时代大幕开启的大背景下,创业者、企业家、投资人乃至普通人,如何运用有效社群这一概念,在创新创业及至日常生活中塑造完美的魅力人格体,是本书所要解决的难题。【编辑推荐】◎当你还在因为互联网公司对你生意的冲击而焦头烂额时,当你还在因为互联网思维不足而无法迅速转身成为互联网企业而稍感自卑时,其实你的另外一个精神商业战场的大机会已经近在咫尺。◎开启精神商业之路,就必须突破功能商业的束缚,否则再“互联网+”或者“+互联网”都是无济于事的;开始精神商业之路,就是运用社群思维来将自身打造成一家社群企业,社群企业可以使中国传统企业一步就越过互联网企业,插上快速腾飞的翅膀。◎塑造魅力人格体、开启精神商业时代,为创业者、投资人、企业家及普通人,提供一种生存与成功的全新思维方式!◎社群思维助力企业打造有效社群,以满足用户的三种刚性精神需求——存在感、创造力、幸福感为前提,以满足用户的六种细分精神需求——安全感、重要感、新鲜感、成长感、连接感、贡献感为手段。◎以全新的思维方式解读社群思维这一概念,在精神商业时代来临之时,指导人们用社群创造奇迹。
山林子先生是中华自然道德智慧文化教育学说的创始人和践行者。 四十多年来,他始终遵循优秀传统的继承贵在适时创新的理念,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和与时俱进具体化为学术研究宗旨,以回归人类自然道德本体文化精神、复兴人类优秀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