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朱理治文集

朱自清的文字,超然而深邃。每每读起,就像是涓涓细流流过心田。人情物事,丝丝入扣。我读你听,相得益彰。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间诵读先生的文字近一年,先生的文字娓娓道来,让人有亲历的感觉。喜欢随先生的文字感受自然的景、体会人间的情,了解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与心境,也更多走入先生的内心。最近读先生的《经典常谈》,好似又开启一扇通往经典的窗,感...

朱自清先生,原名自华,号实秋 ,取“春华秋实”之意,后改名自清,字佩弦。朱自清选“自清”作为自己的名字,其意是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他是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原籍浙江绍兴,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读书是一件辛苦的事,读书又是一件愉悦的事。读书是求知的理性选择,同时,读书又是人们内在自发的精神需求。不同的读书者总会有不同的读书体验,但对经典之藏,对精品之选的渴求却永远存在。传统上,读书是求学的手段,千百年来,人类知识的传承,最重要...

姜椿芳:著名翻译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文化灵苗播种人,时代主笔,中国大百科全书之父。


荣格文集第八册

【内容简介】为纪念中国心理学专家黄嘉音老师而编写的文集,其中包括了黄嘉音先生与粟宗华先生一起所著的“轻性精神病”,心理治疗相关的论著;《一个自认为是皇后的女孩》《儿童心理病态防治案例》《儿童行为反常精神治疗实例》《打针吃药治不好的病》等...

朱自清(1898-1948),现代作家。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在大学读书期间开始新诗创作。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并参加了新潮社、文学研究会。1925年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其中《背景》、《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他一生著述颇丰,现有《朱自清全集》行世。 朱自清的清廉爱国,赢得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到:“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本书选编了朱自清的大部分作品,基本上展现了作者的思想和艺术魅力。

本书是朱自清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的作品,收录游记11篇,其中《西行通讯》为附录,记述了朱自清漫游欧洲的见闻,再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各国的风光以及民俗民情。

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是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他的原籍是浙江绍兴,但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来随父亲定居扬州。朱自清在文学领域的贡献尤为突出,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春》、《绿》...


朱自清经典散文可以让大家在繁杂的社会下,静下心来净化一下心灵。

朱自清散文中备受推崇的是那些写景抒情的篇章,其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部分,以真挚的情意、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缜密的艺术风格。秦淮河的灯月交辉,画舫凌波,与游览者的快意、渴慕之情相谐调,而山歌妓卖唱引起的怅惘、矛盾、幻灭等...

《背影》出版于1928年,是朱自清第一本散文集,集中所作,均为个人真切的见闻和独到的感受,并以平淡朴素而又清新秀丽的优美文笔独树一帜。其中记述秦淮河风光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抒写静夜里独自漫步池边的 《荷塘月色》,是文情并茂、脍炙人口的绝佳名篇。《背影》则以朴实无华的文字,真挚强烈的感情,描写了家庭遭到变故,父亲到车站送别远行的儿子这一极富情味的动人场景。

朱自清的散文,总是能在于无声处、润物细无声的潜入我们的内心。书籍信息:朱自清散文集内容重点:分享朱自清,感悟朱自清,在安静的内心中,寻求安定。主播介绍:爱读书,爱生活,爱分享,爱文学。推荐人群:爱好文学的人,寻求安定的人,感悟人生的人,站在...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1948年8月12日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1916年,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同年底与武钟谦女士完婚。1917年夏,迫于家庭经济状况恶化,为减轻家庭负担,乃改名“自清”,因自感性情迟缓,感于《韩非子》中“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之语,乃字“佩弦”以自警策,提前一年投考北京大学本科,被哲学门录取。 1919年,他加入《新潮》诗社,开始创作新诗,其新诗处女作《睡罢,小小的人》于同年2月问世。他积极五四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并就此走上文学道路。在三年内,他修完四年的课程,于1920年提前毕业。此后,他曾在杭州、扬州、上海、台州、温州、宁波和上虞等处中学任教,同时从事新诗和散文创作。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共同创办《诗》月刊(该刊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他的诗呈现出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风,或热切地追求光明,憧憬未来,或有力地抨击黑暗的世界,揭露血泪的人生,洋溢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1925年夏,赴北京任清华大学教授。1928年8月,出版散文集《背影》,在文坛引起强烈反响,并以平淡朴素而又清新秀丽的优美文笔独树一帜。同年11月26日,其夫人武钟谦在扬州病逝,对他打击很大。 1931年4月,结识陈竹隐女士,同年8月赴欧洲进修和游历。1932年7月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仍任清华大学教授,同年8月与陈竹隐结为伉俪。1934年后参与《文学季刊》杂志编辑工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长沙、昆明、蒙自、成都,任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教授。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文影》,与叶圣陶合著《国文教学》等书。

无论是在闲暇午后、静谧夜晚,或是忙碌间隙,都能开启这辑朗读,如同一位老友在身边轻声诉说,为您在平凡日常里开辟一片宁静的心灵栖息地,随时沉浸于朱自清笔下的文学天地。

朱自清散文集 俏俏演播 宝贝们可以私信给我提意见o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他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生平正值中国动荡时代,他的文章大多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他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