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的亚细亚主义


日语文学图景:带你解读村上春树的前辈们 日本文学超级流行 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早早就拿了诺贝尔文学奖;东野圭吾的小说永远占据着中国的畅销书排行榜;俄罗斯的球员在球场边都要捧着一本村上春树的书读...... 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太宰治、三岛由纪夫……日本出产了太多世界级的作家和名作。 日本文学异常神秘 太宰治为什么要说“生而为人,对不起”? 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究竟是怎么回事? 是怎样的“和式美”让川端康成得了诺贝尔奖? 谷崎润一郎的“派”和网络常见的“小说”有关吗? 日本文学为什么这么流行?它的魅力到底在哪里?怎样才能破解它的神秘? 谭晶华教授融汇40年日语文学研究成果,用60节课为你讲透日本文学的来龙去脉。 本课程分三大维度讲解 流派:12种主义与流派,贯通明治维新到二战后的百年文学史,看清日本文学来时的路 作家:30位一流日本作家,从森鸥外、夏目漱石到太宰治、川端康成全部了解 作品:50部经典日语名作深入解读,挖掘文本背后的思想内涵与社会意义 【你将获得】 1、理清日本近代文学发展脉络,构建你的日本文学完整认知与框架 2、理解30余位日本文学大咖的生平、特点与创作精华 3、解析日本文化的本质与国民性 4、赏读经典日本文学作品,提升文学鉴赏力 【适合谁听】 1、对日本感兴趣,但不知道读什么的你 2、喜爱日本文学,想要读懂经典作品的你 3、想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与审美的你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 【内容简介】 一部承载着“友好”、恬淡和对立等不同内容的中日古代关系史,给近代前夜日本传统的中国观留下了什么“思想遗产”?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东亚的太平梦后,日本的中国观怎样从“文化遥想”变...

位列日本国民最喜爱十部作品之一 日本近代文坛巨匠、一代文豪夏目漱石的后期三部曲之一(被印在日元上的夏目漱石)内容简介 “我”无意中与一位气质高贵,学养深厚的“先生”结识,在交往中先生的孤高性格与他背后的神秘往事深深吸引着“我”。后来,“我”接得“先生”一封长信。信中,先生自叙了那段往事:大学时代“先生”和*好的朋友K同时爱上房东的女儿。为了得到她,“先生”迫使K自杀,虽终如愿以偿抱得美人归,多年来却始终遭受着良心的谴责…… 小说以徐缓沉静而撼人心魂的笔...

近代以来的日本人究竟如何看待战争、如何走向战争,又如何记忆战争?甲午战争后,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的快车道,乃至最终“暴走”。“战争”成为近代日本社会的最重要,也是最沉重的关键词。本书通过对档案文献的挖掘,结合实地寻访的所见所闻来呈现日俄战...

山本七平著《日本资本主义精神》


1912年,随着明治天皇去世、大正天皇登基,日本开始出现了宽松的社会环境,民主主义运动高涨,实现了普选制和政党内阁制。另一方面,军部和右翼势力的潜流涌动,最终在1932年酿成了“二二六事件”。从那时起,日本迅速滑向法西斯主义,先是侵略中国,而后...

音频录制仅为个人分享,所有背乐及音效来源于网络,请勿商用 。欢迎大家购买正版书籍阅读。森鸥外(1862年2月17日-1922年7月19日 ) 日本医生、药剂师、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 曾赴德国留学,深受叔本华、哈特曼的唯心主义影响,哈特曼的美学思想成为他...

作者简介: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文学大家,以创作短篇小说闻名。他的小说多取材于日本和中国的古典文学,他用自己独特的写作方式将人性、人生无言地铺展在世人眼中。其代表作品《罗生门》《竹林中》已成为世界性的经典之作。他的小说在凄绝中带有...


“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中,最富成果的发展几乎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思维方法的交会点上”本书在广泛探讨了近代物理学的最新成果与东方神秘主义哲学 佛教、道教的系统理论之后,将二者进行深入比较,得出“近代物理学的新概念与东方宗教哲学思想惊人地相似”的结...

日更两集,每日7:00准时更新,欢迎大家订阅!内容简介 《亚细亚的孤儿》有声小说专辑,以细腻动人的声音再现了20世纪早期台湾的历史与情感。小说讲述了一个孤独而坚强的少年在动荡年代中的成长故事,他面对家庭的破碎、社会的不公和自我身份的迷失,始终...

中国近代史主要把1911年至1949年中华民国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和出现的历史人物介绍给听众。

轻松诙谐的笔触,收录了近代历史名人的趣闻轶事,展现了他们在宏大历史叙事之外的另一面。从文人墨客的幽默妙语,到政坛风云人物的生活琐事,再到科学巨匠的奇闻趣谈,书中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还原了这些名人的真实性情与生活细节。 《近代轶趣》...



《亚细亚的孤儿》是中国台湾作家吴浊流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日据时期,于1946年出版,以胡太明颠沛的一生勾画了台湾在被日本殖民的百年里所遭受的凌辱。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 【内容简介】 自古以来,日本长期折服于中国的文治武功,然而到江户时代(1603-1867年),随着内外形势的诸多变化,日本对中国的认识开始发生转变。知识界的中国认识基本反映了江户时代日本人中国观的方...



林微因的这首知己,声声入心,扣人心弘,与君共勉。


学习近代历史可以加深我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读历史不仅是对过往事件的了解,更是对事件发生的原因、人们对事件的反应以及历史演变的预测和推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的发展规律,更客观地看待世界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