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


司法哲学是司法的终极性需要,是司法正义之基本保障;而裁判方法则是每一个案件均可能遭遇的基本原理与技术要求

这是一部精彩的著作,作者的论证水平是一流的,而且读者将会从马默仔细的、论证充分和透彻的分析中获益良多。“法律是什么”一直是数个世纪以来法哲学领域中备受争议的难题,法律仅仅是由社会事实所决定的吗?法律与道德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在不借助...

作者: 沈尹默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年: 1978年3月含《书法论》、《二王书法管窥——关于学习王字的经验谈》、《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释义》三篇书法论文。这本录制较早,录音较差,建议收听《学书有法:沈尹默讲书法》,内容差不多。

正确指导人们一切言行的根本思想

人们只能经由语言来解释所说出的话,正因如此,在这种意义上人们不能解释语言自身。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 【内容简介】 人生需要冒险,冒险需要勇气;家庭的首要德行不是公正,而是爱或情感。这是一本面向青少年读者的哲学普及读物,重点在于探讨人际关系的问题,涉及世界观和人生观等议题,全书共分成十二篇...

本书为苏火浅创作的专著。本书主要内容是讲述一门可以将世界哲学的普世通法研究透彻的全新领域学科相谟,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相谟的诞生:看懂一个人需要多久;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神学、哲学、科学与相谟,第二部分,相谟的构成:相谟面对什么;...



本系列讲述了欧陆哲学与英美哲学,主讲人生动的讲述了现代西方哲学的用处和意义,为我们讲述了近代哲学家们对哲学所做出的贡献。


三篇、八十八节一附录,586页正文,分别从法理学发展历史、法律的本质和法律方法、司法技术等方面深入浅出入情入理阐释了法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念

《五分钟法哲学》是德国著名法律思想家/社会活动家/著名文化巨人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最为趣味横生的一部作品


B站搜索:底层原理、大问题Dialectic、思想史万有引...

(公众号:wuzhikuhai)桂起权,男,1940年生,浙江鄞县人。于2002年至2008年担任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专职教授;现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学物理,1983年在前辈江天骥教授保荐下调往武汉大学任教。 兼任中国逻辑学会学术咨询委员、归纳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科学逻辑/辩证逻辑专业委员会常委,全国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研究会理事、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 多年来,先后为研究生开设科学思想史、科学哲学、系统科学与哲学、逻辑哲学、次协调逻辑、归纳逻辑、物理学哲学、生物学哲学、经济学方法论等课程。主要从事科学哲学与科学思想史研究、分科的科学哲学研究;在国内是次协调逻辑的首先引介者之一,并被认为是国内辩证逻辑形式化弱纲领的主要代表之一。 主要著作有:《科学思想的源流》(1994)、《当代数学哲学与逻辑学入门》(1991)、《哲学科学:玻恩》(两人合著,1996)、《海森伯传》(两人合著)、《观察与实验》(两人合著)、《机遇与冒险的逻辑》(三人合著1996)、《次协调逻辑与人工智能》(三人合著,2002),译著有:《科学哲学》[日](两人合译,1994)、《机器人与人类心智》[美](三人合译,1993)等,若计及多人合著的著作,总数超过30本。论文有:《逻辑圆论》(1981)、《对应原理——多种非经典逻辑的通用原理》(两人合著,1992)、《辩证逻辑形式化研究纲领》(两人合著,1994)、《析量子力学的辩证法》(1994)、《目的论自然哲学之复活》(1995)、《评大卫·霍尔的生物学哲学》(2001)与《纲领方法论的经济学应用》(2001)等,总计80余篇。桂起权教授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级课题。其中,博士点基金项目有:(1)哥本哈根派科学哲学研究;(2)次协调逻辑研究;(3)生物学哲学研究研究(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有:(1)系统科学与辩证法;(2)物理学哲学研究。

《法哲学沉思录》是一本真正的思想力作!《法哲学沉思录》是关于法哲学重大命题的思辨,行文颇有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风格,但更适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旨趣。法哲学是有诱惑性的,不是因为它的平实朴素,而是因为其所讨论主题的严肃性与深刻性。...

法社会学是以社会学的方法研究法律现象,代表人物有涂尔干、埃利希、韦伯、霍姆斯、庞德等。西方许多国家又把这门学科称为"法律与社会"(Law and Society),或"法学与社会科学"(Law and Social Science)。法社会学的结构没有统一的安排,因为法律与社会的关...

本课程前半部分以西方为焦点,探讨“思想方法”、“人生的真相”、“神话与悲剧”、“苏格拉底”、“存在主义”、“荒谬之超越”等普通的知识背景;后半部分以“中国哲学的特质”、“儒家的风格”与“道家的智慧”为主,揭示传统文化中的人生哲理。讲座老...


《哲学与幼童》是一本“大家小书”,收集了3——12岁孩子提出的漂亮问题和三十来个有趣的生活故事。孩子对自身有着最为纯粹的好奇心,对自然有着极为敏锐的观察力,所提出的问题几乎是哲学式的:宇宙有边际吗?午餐会长在树上吗?我有两只眼睛,为什么看不见两个你?……对孩子来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成年人只有提升自我哲学修养,才能了解孩子、引导孩子,成为孩子够格的哲学玩伴,保护孩子的天真与浪漫。作者加雷斯.B.马修斯,美国当代哲学家,儿童哲学的开创者及先锋人物。他既通哲学,有懂孩子,潜心于儿童哲学的思考、写作与教学。强调儿童有自己的哲学,成人不应把孩子看作“未成年人”,而应平等待之,甚至视之为“成人之父”。这种理念有助于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培养他们的哲学思维,保护他们的天真和好奇。